“伪健康”流毒广原因何在?
2014-06-14第26期

酸性体质易患癌、“牛奶致癌说” 、直接用自来水蒸馒头易致癌、喝“富氧水”补氧……各种“伪健康”概念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流毒不少。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在为健康知识的传播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各种伪健康概念的流传提供了平台,多留个心眼,正确区分“微健康”和“伪健康”非常必要。

一、那些广泛流传的伪健康概念
一、那些广泛流传的伪健康概念
一、那些广泛流传的伪健康概念

酸性体质易患癌

 

近日,一条“人体只有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酸性体质特别容易患癌”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引起了网友热议。消息提到:现在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就是酸性体质者,比普通人更易患癌。多喝苏打水、多吃碱性食物能让体质变成碱性,不易得癌。

 

专家辟谣称,中医、西医都根本没有“酸碱体质”概念——人体无酸碱体质之分。

 

医生介绍,人体是个复杂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以血液为例,其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体系,这些化合物保证了在不停有物质释放入血液又排除出血液的动态平衡中,只要不超过这些化合物的缓冲能力,血液的pH值会始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而某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茜表示,中医学理论中不存在“酸碱体质”的概念。

 

专家表示,实际上不是“酸性体质”导致疾病,而是患有某种疾病或服了某些药物会导致酸中毒这一结果。

 

 “伪健康”流毒广原因何在?

“牛奶致癌说”

 

在“微”时代,关于牛奶的负面消息隔三差五就能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如牛奶喝多了会致癌,牛奶会导致孩子生糖尿病,牛奶越喝越缺钙……看到这种种与常识完全相反的观点,不禁让人心生疑虑,牛奶喝还是不喝?

 

在网上众多牛奶致癌说中,“大鼠实验”推导出喝牛奶致癌的结论被一些人所深信, 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片红反对说,虽然实验很权威,但是并不能推导出牛奶致癌的结论。一方面,动物实验中的许多条件与人的饮食方式截然不同,结论不能直接推演到人的身上。另一方面,这是国外科学家的实验和调查,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居民牛奶摄入量过多的问题而设计的,而欧美国家牛奶消费量平均超过每人每年300千克,而我国的居民只有21.7千克,相差15倍之多。

 

“任何疾病的致病原因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一种食物造成的,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这也是基本的科学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倡导平衡膳食,也是为了降低由单一食物造成的未知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大家每日喝奶300克,是因为牛奶是人类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完美的食物之一。

 

 “伪健康”流毒广原因何在?

直接自来水蒸馒头易致癌

 

直接用自来水蒸馒头致癌?这则号称由专家披露的“权威科普”帖子实从微信朋友圈开始流传并被疯狂转载。 然而,经过记者调查核实,帖中所称的专家并不存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工艺研究所高乃云教授告诉北青报记者,自来水加氯杀菌是世界各国基本都在使用的手段。“氯元素确实会致癌,但自来水在加热时已经挥发,而且含量非常低,对人体无害。真要想把食物上都包裹上挥发的氯气,那需要多少氯才行啊?”高教授称“自来水蒸馒头致癌”属瞎扯,并不靠谱。

 

 “伪健康”流毒广原因何在?

喝富氧水补氧?

 

今年以来,富氧水在市场上走红,娃哈哈集团重磅推出“富氧弱碱性水”,宣称采用尖端锁氧技术,产品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氧气,通过喝这种水,即可通过消化道黏膜渗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浓度氧气,达到高效、简便、无毒副作用的补氧。

 

富氧水概念遭到了炮轰,业内指出,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对人体有特殊功效的所谓“功能水”大都是炒作,是“概念水”。事实上,水主要是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少,并不足以承担起微量元素提供等人体保健功能。

 

针对“富氧水”,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指出,富氧水“补氧”的功效是忽悠,通过喝水吸收氧气,在理论上并不成立——人不是鱼,人体不能通过消化道吸收氧气。

 “伪健康”流毒广原因何在?

隔夜菜致癌

 

“吃了隔夜菜会致癌”的说法不断被热炒,隔夜菜真的那么可怕吗?

 

这一传说主要基于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可部分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青年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师徐振林引用权威科学杂志的测试结果称,低温保存可以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一般情况下若低温保存,隔夜菜不影响健康,但也建议尽量少吃隔夜菜,因为营养价值会下降。”徐振林称。详情...

 

空气净化器去PM2.5

 

众所周知,空气净化器是一过滤雾霾颗粒中的PM2.5为功能和卖点的,但是,记者发现,空气净化器检测书竟先于PM2.5出世,这让人不得不对其作用产生质疑。详情...

二、伪健康概念得以传播的原因
二、伪健康概念得以传播的原因
二、伪健康概念得以传播的原因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伪健康传播的平台,多是在微博、微信,通过一些名人和媒体的转发得到放大从而广泛流传的。根据一项网络调查,43.75%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获取健康资讯,但超过八成的人觉得网络资讯不那么靠谱。有些人认为,网络上传播的一些经验,就算不够科学,也没有什么危害。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商家逐利不惜营造伪健康概念

 

健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向往,对健康的追求是人类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主要途径。伪健康传播要利用的是人们对健康的渴求,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这是伪健康泛滥的根本原因。营造一个虚假的概念,恐吓受众,然后暗示某某产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骗取信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的那些伪健康段子,其广泛流传,总是少不了一些营销账号的身影,不少商家想方设法把广告内容搞得像健康新闻资讯,冒充或者假托甚至杜撰医学专家和营养专家的发言,这样,受众就可能以对待新闻或者专家的心理来对待广告,从而加强了伪健康的欺骗力量。

 

网络营销力量放大了伪健康的影响,从而使其流毒更广

 

商家通过与微薄明星,大V,微信公众平台等具有较大影响的媒体平台合作,扩散了伪健康概念。

 

人们健康素养和媒介素养缺乏,转发传播者多出于从众心理

 

记者在多个群里做了小范围的调查,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健康提醒时,多数人并没有抱着谨慎的态度去向医生求证,而是习惯性地“转发”。网友@李博辉表示:“关于养生的各种说法让本来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人们被这些所谓健康信息弄得不知所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受众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媒介素养仍不乐观。一方面,中国的大多数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不足,让他们难以判断铺天盖地的网络健康信息正确与否,他们的健康需求和消费行为往往跟着媒体走、跟着广告走。

 

另一方面,媒介素养缺乏,国民还不太能分辨传统媒介和互联网上各种新媒体的区别,在信息传播中多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因此容易被各种伪健康概念牵着鼻子走。

三、伪健康概念的危害
三、伪健康概念的危害
三、伪健康概念的危害

毒害信息环境

 

伪健康传播以虚假信息挤占健康信息空间,制造信息环境污染,导致受众无法获取正确的健康信息而逐渐对社会信息环境丧失信心。

 

毒害健康产业

 

伪健康传播多半是一锤子买卖,破坏健康市场公平透明,危害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摧毁媒体公信力

 

伪健康传播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绝,无疑是媒体公信力的一剂毒药;对于互联网微信和微薄等自媒体平台,具有影响力的明星微薄和大V账号不顾社会责任感,不甄别信息真伪,为钱而转发,抹黑了自身形象,摧毁了社会互信。

 

愚弄受众

 

伪健康传播正是利用了健康传播的群众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掩盖对传播者不利的信息来愚弄受众。如果听信了伪健康传播的信息并且付诸行动,轻则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打击消费者的健康信心,重则导致其迁怒于传播媒体,甚至采用过激行为。

四、 如何辨别  “微健康”和“伪健康”信息
四、 如何辨别 “微健康”和“伪健康”信息
四、 如何辨别  “微健康”和“伪健康”信息

“微健康”和“伪健康”信息

 

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的信息中, 大部分都是有益的,但是其中也不免存在一些虚假和有危害的信息,“微健康”和“伪健康”就是一个很好的类比。因此我们在获取、吸收以及进行转发等二次传播行为时,如何甄别信息真伪,区分非常重要。

 

对于没有明确注明出处的“营养知识”最好不要相信

 

每个人体质不同,饮食上的禁忌也有很大差异。所以那些口气绝对、统一的说法通常是不科学的。与其盲信疯传,不如认真读一读有关健康书籍。掌握正确知识才能识别出不靠谱的段子。公众可以向一些专业机构开设的社交网络平台或者专业的科普网站和健康网站求证,不被伪健康所迷惑。

 

高度重视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有的人看到一些知名大V转发,就放松了警惕。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而不是中间的“二传手”是否可靠。

 

识破伪健康信息的传播手法

 

生造概念、言语煽动。表现为语言极其煽动和夸张,动不动就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致命”“致癌”,传播的所谓知识片面、夸大,甚至是无中生有。有时使用大量的学科术语,同时又生造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让人感觉高深科学。

 

故弄玄虚、情节离奇。编织一些传奇故事来宣扬其某种“神奇”作用,要么科技含量高,要么“古方秘制”、“皇帝御用”。

 

拉大旗作虎皮。权威媒体、权威建筑、医学专家、明星大V都可能成为伪健康传播的利用对象。

 

夸张恐吓、人人自危。伪健康传播善于夸张某一健康问题,编造耸人听闻的故事。

 

强势传播,谎言千遍成真理。

 

冒充新闻,赢得信任。不少商家想方设法把广告内容搞得像新闻,或直接与媒体联手策划产品新闻或企业新闻。

 

只说结论,没有论证。伪健康知识经不起推敲,因此经常只有结论,没有论证,假托专家,言语惊悚,以情动人。

网络上各种“伪健康”泛滥,根本上是利用了人们追求健康的心态,想要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更需要尊重医学、科学养生。均衡的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的运动和积极的心态才是身体健康的有力保证;而完善知识结构、多学健康知识、时刻保持警惕,看到各种“微健康”多留个心眼,多问几个为什么,则是对“伪健康”最好的免疫。

蒋文景 罗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