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温柔陷阱”:美国大兵戴谷歌眼镜上瘾

喵酱| 2014-10-16 11:15:48
阅读()

 

科技的温柔陷阱——你手机上瘾了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摆脱了烦人的电话线,能够更加无忧无虑,随时随地地沟通,但同时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和“手机控”,人们渐渐陷入了手机的“温柔陷阱”。研究发现,重度的手机成瘾者和通过精神病学诊断手册定义的某些精神疾病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

 

美国马里兰大学最近的一项有关手机的调查就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沉迷其中、手机上瘾,失去手机对于这些人,就好像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

 

在这项名为“无设备世界(worldunplugged)”的研究项目中,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对世界上10个国家,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的“无媒体”体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

 

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撇开他们的国籍、文化、生活环境背景等因素,所有的学生都在失去常用媒体后表示出“烦躁,困惑,焦躁,易怒,不安,紧张,焦急,痴迷,沉溺,惊慌,猜忌,生气,孤独,依赖,消沉,神经质,偏执”等情绪。

 

一项发表在《成瘾研究和理论》上的文章揭示,重度的手机上瘾患者的症状和通过精神病学诊断手册定义的某些精神疾病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在重度手机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症状,身体出现莫名的痛苦。很多人的社会能力减弱,正常的社交也变得困难。很多人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其他因为药物依赖或是赌博引起的心理症状有重合之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领导这一项目的苏珊·默勒教授认为,这多多少少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瘾”。和药物成瘾、烟酒成瘾类似,失去了手机也让人产生了难受的“戒断反应”。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KennethGergen)把酷爱使用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尺屏幕上。这使得他们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那些捧着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课的孩子们,多半也都在浏览Facebook而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充耳不闻。这一层气泡隔绝了一个“自我”和外界的关联,阻碍信息的流畅交流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让人变得更加孤独。

 

手机“上瘾”的事实也被其他研究证实。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意大利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拥有多个手机,并且声称自己手机上瘾。另一项英国研究则发现,有36%的大学生声称自己离不开手机。

 

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Synovate)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人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其中俄罗斯和新加坡的受访者对手机尤为依赖。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离开手机无法生活,其中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人的手机依赖症状最为显著。

 

研究者认为,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手机上瘾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人们极度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要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Facebook等方式巩固他们的社交圈子。研究发现,在思纬公司的调查中,十分之一的受访者经常性地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站,例如Facebook、Myspace。

 

和其他类型的“上瘾”比起来,手机上瘾的纠正也更加容易些,不过也需要人们有甩开手机生活的毅力才行。著名心理自助博客“灵性之河(spiritualriver)”就为手机成瘾的人群开出了几剂良方: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到手机依赖的问题,并且有决心去纠正不良的使用习惯;其次是减少手机的使用,尽量在非常必要的时候再拿起手机,甚至可以让朋友帮助自己,少发短信或删掉过分浪费时间的手机应用程序;最后,一个明确的限制(例如每天通话/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是进行自我监督的好办法。

 

相关新闻推荐:小小身材大作为:揭开可穿戴设备的神秘面纱

微微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