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多少?全球食品安全指数中国排42
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显示,中国食品安全指数在107个国家中排名第42位。
4月17日-1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五次联手举办了“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重量级专家为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带来了不少独到的真知灼见。
孟素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
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什么中国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
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名,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排名是否垫底?
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有各国的问题和风险。但相对而言,以中国在全球食品总量之巨,急速发展的食品工业与相对落后的农业间产业链的失衡,环境污染的加剧,部分企业家的急功近利及消费者不信任感的持续蔓延等,都使中国食品安全的管理难度超越其本身道德、法规与技术的界限,成为与民生、政治、媒体高度关联的“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浓缩体”,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十分关注的热点。
而有效地应对挑战,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面对全球食品安全挑战中,所创建的合作方式有效聚集了各方优势,亦被南非、越南等国借鉴,被国际食品科技界认同。
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显示,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排名第42位。然而,一轮又一轮的“炒作”,使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犹存。守护“舌尖安全”不仅是中国政府的责任,更是中国食品界的使命。
中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日趋成熟和到位,使食品安全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倒逼功能已经显效,企业淘汰与产品创新均在加速,市场在集中。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食品市场上,一种面向未来的健康的正能量在聚集。
任筑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农业部原副部长):
食品安全和食品欺诈的关键区别在哪里?
40年前,美国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美国政府的对策是什么?
一直以来,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很高。现在急需关注的领域是消费者教育问题,这样他们就能基于科学事实考虑问题,而非政治交易的公平国际贸易等。食品安全的事件中,我特别把食品欺诈提出来讲,像三聚氰胺或橄榄油里加花生油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有时也会变成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管是食品安全问题或是食品欺诈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量的问题。无论是细菌、农药残留或动物的抗生素等,都有量的问题。一般来说,量如果达不到对人体有害的程度,就不构成食品安全事件。如果民众有了相关的食品科学知识,知道这件事到底会不会对生命造成伤害,也不会盲目的恐慌。
40年前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造假问题也不断出现。当时,我们一方面政府积极地处理,另一方面对民众进行科普教育,重点对学生孩子教育。
今天的美国也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百姓只是听听而已,认为和我无关的就过去,政府会解决的。他们充分相信政府的能力。
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般的消费者要求最好没有农药残留,也没有任何重金属,没有铅,这可能吗?
食品欺诈,在中国称作掺假。不管是掺假、欺诈或非法添加,都是为了非法获得利益。食品中尽管是掺入少部分某种物质,但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科学家认为,要有一个“量”的问题。农药残留不是不可以没有,而是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标准。一般的消费者要求最好没有农药残留,也没有任何重金属,没有铅,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这些科学家要做风险评估,评估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消费者要求最好是什么都没有,这只是百姓不了解食品科学的一种想法。这种对食品科学的不了解目前在中国,不仅是消费者和媒体人,而且其他行业的高级知识分子也都有类似的误解,他们对食品安全概念有着各种误解。
从食品安全来讲,如何沟通?也就是我们说的风险交流或叫风险沟通,科学家要负有主要责任,当然要有政府主导。
彼得·本(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主席):
哪些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的数据统计?
就全球食品安全问题而言,最严重的是食源性疾病。人们在食用不安全的食品后腹泻、发烧、呕吐有些甚至会死亡。但大部分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统计更没有数据库资料。而美国有,他们估计每年大约有7500多例的食源性疾病,每年可能有1/3的人口都会有1次患食源性疾病的经历。
如果所有国家都能像美国那样,在各地区省级城市都建立监测的系统,一旦有人生病,能迅速查出吃什么食品导致疾病,就能更高效地解决这个全世界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