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杀医案思考:冷漠医者引恶性后果 待高干患者如亲人

vivi19| 2013-11-04 10:07:49
阅读()

网上曝出的某医院高干病房

 

密不透风的日程表

 

检讨一下,如果能再压缩难为情的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这样就能给每个病人3分钟了。

 

11月1日,上海一些医生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这样一段话--今天我7:20开诊,共看诊192个病人,到最后一个病人看完离开是17:18,一共是598分钟。出去四次上厕所共8分钟,中午吃饭10分钟,数次喝水耗时约6分钟,用于看病人的时间是574分钟,平均每个病人用时2.99分钟!检讨一下,如果能再压缩难为情的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这样就能给每个病人3分钟了--段子据传是以骨科诊疗见长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医师所写。

 

根据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引入的新加坡著名医疗管理集团百汇集团的标准,每个病人的首诊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去年底离开体制自由执业的原上海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医生,向预约病人承诺首诊不少于30分钟,复诊不少于15分钟。

 

密不透风的日程表,造成了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的诸多隐患,这背后是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极度不合理,也是新医改致力改变,却收效甚微的地方。

 

即便如此,孙梅认为医生并不是无可作为,因为沟通中70%以上是情绪,医者的冷漠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孙梅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周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时,亲眼看到一位护士横眉冷对首次前来该院求医的江西患者,一连用五、六个“不知道”打发了关于专家出诊时间这样的基本问题。而五年的医患纠纷调解生涯使她相信,医者良好的态度本可以避免许多悲剧。

 

拥有257万粉丝的前协和医院急诊科大夫于莺在微博上表示,其实患者体验的医疗,从跨进医院第一步就开始了。冷暴力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到医生那里达到高潮,直到爆发。“医生所受到的遭遇是在为患者遇到的每一个不如意买单。”

 

当年工作分工使然,孙梅经常出入上海各大三甲医院的高干病房,“医护人员像对亲人一样”,“医界也要自省”,孙梅说。

 

自由执业转暖?

 

涉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行自由执业完全改变现在的体制格局不太可能。

 

10月28日,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周乐今医生,参与联署了就医院暴力向公众发出的公开信,呼吁推行全国医院暴力“零容忍”。

 

和他一起联名的有正在台湾学习、准备将来自由执业的于莺,不久前跳出体制的民营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宋冬雷,以及以“非典型医生”之名在微博上为医师自由执业大声呐喊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师张子谦等10位医生。

 

10月30日上午,周乐今又在一个讨论“医改”问题的微信群里,宣布了他最新的想法--进行自由执业的新尝试,个人开店,提供慢性心血管病管理方面的个人化服务。

 

他在微博中宣布,药品请到药店和医院自购。诊费合理,但绝不是公立医院专家号的“白菜价”。

 

对于在此时宣布这一消息,周乐今说得很直白:当今医疗体制下,政府才是医者的衣食父母,患者不是!当医师成为自由执业者,完全靠自身医技服务挣钱之时,医患关系就必然和谐了。

 

“反正我早已是‘先烈’了!”周乐今在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群里自我调侃。数年前,他率先挣脱体制,放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科主任职务,受聘于民营医院,后一度陷入与后者的法律纠纷。

 

这段曲折使周乐今更坚定了自由执业的决心,有望摆脱受制于体制或受雇于资本的地位。迄今为止,周乐今的微博已被转发近千次。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指出,自由执业“解放”了医生,能够促进医疗资源实现最佳配置,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朱恒鹏解释,自由执业不是说一定自己单独执业,而是说有选择执业方式的自由,包括是否当医院雇员的自由--自由的真正含义是有选择权,声誉机制和竞争机制,会让医生认真行医合理定价。

 

但他也指出,因为这涉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行自由执业完全改变现在的体制格局不太可能。朱恒鹏建议,借鉴国企改革的经验,离退休的医师按照现行制度继续发放退休金,在岗医生保留国有事业编制身份及相应待遇。但从此取消国有事业编制制度,新人全部采用合同制,缴纳统一的社保基金。

 

“这样一来,医生不必再去争编制、争身份,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治疗技术和患者身上”,朱恒鹏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孙梅为化名)(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更多精彩请浏览:医者之痛:患者眼里“白衣天使”缘何成了“白衣狼”?!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