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童犯从一心求死到积极上诉有何玄机
韩磊曾经表示一心求死,现在一心求生。
这两天,摔童案和王书金案都异常引人关注。前者,曾经一心求死的韩磊表示要上诉并求和解;后者,王书金上诉被驳回。其实,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目的都是一样的——求生。其中有何玄机?
曾经一心求死的韩磊转变态度并不奇怪,在死刑案件中绝不少见
“孩子的死是我造成的,我自己心理每天承受的压力特别大,我就是恳请法院吧,判处我死刑吧。” 这是一个月前曝光的一段视频中,韩磊所说的话。许多媒体都以“韩磊哭求死刑”为题做了报道。所以,韩磊在法庭上的当庭翻供,称自己摔的是购物车才让人觉得很诧异。而近日,在韩磊方面表示要上诉之余,他的女友、父母也给受害者家属和法官写了求情信。尽管后来韩磊说,“我接受死刑,替孩子偿命。但给我定故意杀人的罪名不符合事实”。不过行动说明一切,如果故意杀人罪名不成立,那么,他也不会被判死。事实上,不管是当庭翻供,还是在一审后表示要上诉,积极寻求原谅,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为了求生。
韩磊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在死亡真切的来到眼前的时候,人往往求生的欲望大过一切,也覆盖了先前的悔罪感。在国外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加拿大人史密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蒙大拿州杀害了两名好心让他搭顺风车的原住民。史密斯被捕后一心求死,并且拒绝了一个“终身监禁”的辩诉交易。(辩诉交易是美国一项司法制度,控辩双方协商一致,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最后,他也“如愿”被判处了死刑。但是,马上,他又不想死了,所以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逃脱死刑,甚至让加拿大政府都出面为他求特赦。
可见,在求生的本能之下,在死亡迫在眉睫的时候,人的确会发生转变。而这在死刑案件中非常常见。在韩磊之前,一个典型的中国案例是被称为杀人狂魔的熊振林,他在15小时之内连杀了8人。落网后的他一心求死,并称在作案前他就准备轻生。可没过多久,他态度就转变了,见到辩护律师开口就问,“能不能做精神鉴定?能不能只判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