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一再夺命 悲剧如何避免

盗梦| 2013-09-02 16:44:34
阅读()

本次事故中,因死者大面积烧伤故家属很难辨认

 

2013年8月31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据上海卫计委截至2013年8月31日17时的消息,本次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5人重伤、20人轻伤。就在三个月前,吉林宝源丰大火,造成120人遇难,起因就是液氨泄漏后爆炸、燃烧。液氨泄漏事故频发,对它的安全性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现代技术控制下,液氨本可以不是洪水猛兽

 

液氨,易挥发成氨气,有强烈刺激味道的透明无色液体。大家都对旱厕的气味有印象,除了臭味外还有种很刺鼻的感觉,那股刺鼻就来自于氨气。通常来讲,人类进化了这么久,凡是难闻的气体,一般都对身体有害,厕所里的氨气浓度一般是ppm级的(ppm即百万分之一),而液氨则是100%的浓度,所以对身体的伤害程度可想而知。

 

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某肉类加工厂一工人在吸入大量氨气后当场猝死,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敏等人曾撰文分析了这起氨中毒事故情况: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极高浓度氨可迅速死亡。

 

液氨大量泄漏的时候,气温急剧下降,整个空间全部都是氨气,眼睛无法视物,喉部无法呼吸,体温无法保持,唯一的选择就是跑,往哪里跑还得取决于你对环境是否足够熟悉,周围是否有人阻碍,总得来说,逃生希望渺茫。

 

除了液氨泄漏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当氨气在空气混合物中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

 

在以往的液氨泄露导致的安全事故中,受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氨气中毒引发呼吸道疾病,次要是受到爆炸的伤害。在上海这次事件中,据医院负责人介绍,伤员多为吸入氨气后造成的呼吸道灼伤,同时体表也伴有烧伤。事故中死亡人员面部烧伤严重,暂时难以确认身份。

 

但液氨仍是最佳制冷剂,多年的使用使其有一套安全规范

 

今年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造成120人死亡的惨剧,很多人质疑,为何养殖公司会有液氨?实际上,近几年液氨泄漏事故中,食品加工企业占到多数。以全冷链生产的大型禽类屠宰场为例,封闭、低温运行的屠宰车间、分割车间都需要用液氨来进行制冷,在一般性规模的屠宰加工厂里,也都会有几吨或者更多的液氨存在。

 

氨气容易液化,常压下冷却至-33.4摄氏度,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氨。在升温或降低压力时,液氨可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作为制冷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我们都知道,家用空调制冷,用的是氟利昂,为什么工业上不能用它呢?广泛使用在大型制冷设备上,如果使用氟利昂,太贵了。另外,氟利昂对臭氧层有一定破坏,已是学界共识。和冰箱空调中小面积使用的氟利昂不同,冷库制冷需要大面积制冷效果突出的冷媒,而氨的能效系数大,制冷效率高,液氨恰好能够通过管道大面积铺设使用,从而成为制冷行业的不二“宠儿”。所以,目前中国约80%的冷库、食品加工、啤酒、饮料、石油化工等项目的制冷系统工程中,都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

 

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多地震国家(更容易发生泄露),2010年以后,日本政府也开始鼓励使用氨作为制冷剂,代替污染环境的氟利昂。日本对企业的液氨储量、安全保障有严格的规定,在多次地震中,也未有液氨泄漏的重大事故出现。

 

液氨制冷剂,是我国冷冻方面使用最早的一种制冷剂,在国内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广泛使用150多年了。它的安装操作、安全规范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它的日常安全监管,重点只需是防泄漏。因此,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下,液氨并非洪水猛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