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惩罚“见死不救”是人类的倒退吗?

xiaoke| 2011-10-22 09:26:41
阅读()
副标题

 

  对此,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却说:“中国人有时善良得惊人。”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全国民众都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热潮里,许多人千里迢迢到灾区送水送粮、当志愿者,连乞丐都将乞讨到的钱捐给灾民;再比如7月温州发生动车事故,当地居民争先恐后到医院献血,抢救遇难者的热情也让外界印象深刻。与此同时,大量反映社会失范、失德,轻者如经商不重诚信的报道也云集出现,重者如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见死不救。当“老人跌倒扶不扶?”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都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时,莫说表现公德,就是连做一个正常人的水平都够不上。

 

  该媒体进一步指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存在着各式各样人,如果取其一端,可能任何论点都能找到大量论据证明。不过,中国民众献爱心似乎倾向于群体行动,习惯于“被动员”,不论动员者是机关单位、政府、还是媒体。行政组织安排或是通过大众传媒做道德宣讲,都可能迅速调动起各界善心,甚至造成人人争先恐后献爱心的效果;反之,当个体单独遇到一件需要伸出援手的事情时,那种“义字当头”的情感好像很难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人不幸与求助信号的漠视、冷漠,怀疑,或者逃避。爱心在集体的舞台上大胆发挥,在个人空间里萎缩。这个吊诡现象折射的是社会成员人格的不健全或独立性不足。

 

  究其根源,当强大的体制掌控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献爱心都长期被“包管”,民办自助组织受到防范与怀疑,那个人的独立精神不彰就不足为奇了。广东媒体本周找到了数名本月13日下午经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他们大多否认看到小悦悦,只有一名妇女表示为此后悔内疚,其余人的态度属于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媒体同时指出,由小悦悦事件而引发的中国社会及官方对“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执政者着手处理群体性冷漠的社会现象,出发点值得肯定。不过,除了传统的“大讨论”、“大宣讲”以外,还需要思考一些根本问题,即怎么让人发挥自主性,支持社会成员人格健全发展。社会道德是公共议题,但其基础是社会成员的私人品德与素质,这就是私人领域的问题,要加强社会道德,关键是给社会、给个体人格予发展的空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