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三人组”3年送走85名病人

vivi19| 2013-11-12 16:41:29
阅读()

德胜模式只适用癌症患者

 

韩琤琤认为,理想状态下,是否临终关怀应该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但在中国,往往由家属掌控决定权。

 

中国的临终关怀服务,始终在同传统观念、伦理的“摩擦”中前行。韩琤琤说,中国传统理念中,死亡被忌讳提及。“传统观念里,也包含对医学的理解误区。”路琦说,很多患者、家属都只能接受积极治疗,即便疾病已经不可逆转。

 

但按照“德胜模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不再针对主病治疗。他们居家期间,接受的是规范用药指导、心理咨询、家庭护理等服务;病危住进病房之后,接受的医疗服务内容包含止痛、止吐等。

 

谁来决定是继续治疗,还是接受临终关怀?韩琤琤认为,理想状态下,是否临终关怀应该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但在中国,往往由家属掌控决定权。

 

她坦言,基于这个原因,中心并不为尿毒症、艾滋病等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服务对象只圈定癌症晚期患者,病人需要具备大医院“癌症广泛转移”的明确诊断证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的生存时间很少超过半年,相当于避开了积极治疗同临终关怀之间的“选择题”。

 

据韩琤琤介绍,近期,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同人民医院疼痛科合作,为癌痛患者设计出一种“疼痛泵”。当患者疼痛发作时,可自行操作疼痛泵将止痛药注入皮下,信息同时传输至医生平台。这样,3至4天后,医生即可掌握患者日均需要的镇痛药有效剂量,相当于获得了每位患者个性化的“止痛方案”,患者即可按照方案居家止痛。她说,“疼痛泵”正在实验阶段,今后有望应用于临终关怀服务中。

 

北京市卫生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包含临终关怀服务的康复护理服务,目前,北京包括各区县以及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都正在探索。

 

患者廖女士患结肠癌骨转移,5日刚从积水潭医院出院。次日,她的女儿拿着诊断证明前来咨询。她说,家里商量过了,都希望她能减轻点痛苦,平静离世。“感觉近些年大家对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还是有所提高的。”路琦说。

 

上门要和患者握手,他们从肢体语言中能感觉出你的善意和关心。接下来我就会问病人‘怎么不好啊?哪儿疼?睡得着觉吗?’这样,填健康评估量表就变成了聊天。——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主任、西城区生命关怀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路琦(来源:新京报)更多精彩请浏览: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