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乳制品如买毒药 国产乳制品隐患何时了?
假新闻制造恐慌 媒体报道应慎重
宋昆冈:我觉着这两年,我们的变化非常大。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说明,在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部门对市场上乳制品质量抽检的结果非常好,合格率达到99.1%,只有0.9%是不合格的,说明现在我们的乳制品质量是最好的时候。
孟盛楠:0.9%的产品主要是哪方面不合格?
宋昆冈:0.9%的产品主要是营养指标和微量成分不合格,并不是安全指标。
高潮东:实际上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安全指标。营养价值是一方面,主要是安全性,只要对身体没有伤害老百姓才会放心。
宋昆冈:我国这些年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想要做到百分之百合格是不科学的。例如, 一头牛是一个生产单位,一个乳品厂具备几十个奶站、几百个奶户,所以原料的来源比较复杂。企业做配方粉要一批一批地配料、一批一批地生产,所以很难做到所有的营养指标和所有的指标都合格。作为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把产品质量做好,保障出厂产品是合格产品。
孟盛楠:现在监管力度大了,鉴别的方法也多了,为什么还会有乳制品事件频发呢?
宋昆冈:有些事件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一些非事实的事件对消费者的心了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2010年2月,传言出现皮革奶,实际上这件事情不真实,这是误传。事实是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对产品进行风险检测, 其中有一项检测是革皮水解物,但是被解读为市场上有了皮革奶,实际上它只是监测的一个项目,并没有说市场上已经存在了。
王志安:我记得还有导致婴儿过早发育,还有前年“微小青春期”之类事件也是假的。
宋昆冈:对,就是所谓的“激素门”事件,其实都是假的。卫生部门已经对孩子进行临床诊断,并且通过对产品化验进行流行病调查,证明这件事情不是真的,也就是说那个孩子的早期发育和奶粉没关系。第三件事是2011年4月媒体报道的陕西省某学校250名学生疑似食物出了问题,怀疑是学生奶导致。后来经过权威部门检验,孩子胃里的胃容物和排泄物没有检出致病菌,对同批次的产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另外,今年1月,在江西某个县的一对龙凤胎,一个孩子因为吃了奶粉死亡,一个孩子因为吃了奶粉住院。但是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检验和诊断,事情跟吃奶粉没有关系。
高潮东:当面对这样的假新闻,您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宋昆冈:我觉得在报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在权威部门作出诊断和得出结论之后再报道,否则会引起恐慌。例如,孩子因为吃奶粉死亡,这样的言辞是很可怕的。
高潮东:所以媒体面对这样的事件要慎重,要听权威部门发布之后。但是权威部分发布会不会延迟,比如可能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才发布呢?
宋昆冈:因为对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作出判断,需要有科学依据。就像孩子生病,要有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等等,例行一套手续。对产品质量检验也同样有个周期。有些指标检验起码需要48个小时,甚至有的要70个小时。例如今年1月份,江西这个孩子,事件是10号发生的,在13号当地有关部门就发布孩子死因。到19号这个产品的检验结果就已经出来了,我觉着在这些问题的处理方面还是非常及时的。
王志安:我觉得作为媒体,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是不能不报道的,等监测结果出来再报道也不行。例如,200多个孩子突然全体腹泻,这个时候如果媒体不报道,就会助长谣言的传播,报肯定是要报。但是报的时候要慎重,不要轻易进行归因。前期可以报道学生出现哪些症状,事情的经过,但是中毒的原因要等鉴定结果出来再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受众。但是现在某些媒体报道的时候,第一拨很积极,并称孩子有可能中毒了,中毒原因是喝了某种奶,给出暗示;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几乎没有媒体报道。或者说事情发生的时候报出头版,甚至是整版,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放到最后一版,一个豆腐块大小文章。信息传递不平衡、不对称。
宋昆冈:我觉得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应该保证客观和科学报道。比方说陕西省学生奶事件,我觉着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可以报道疑似食物中毒。但是不能报道称因为喝了某品牌的牛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