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发布报告:剩男多在农村剩女多在城镇
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我国家庭发展正经历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等七大变化,其中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而在家庭收入方面,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是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的19倍。
据国家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该报告源自去年国家卫计委组织开展的“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这是中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32500样本家庭涵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省份。
■报告重点
婚姻情况
剩男多在农村剩女多在城镇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指出,未婚男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且分布在各个年龄组;而未婚女性更多集中在城镇地区。
《报告》指出,在我国城乡差别较大、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加上人们在择偶过程中的婚姻梯度选择,婚姻匹配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转移。
《报告》解释,婚姻梯度挤压指的是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会从低年龄女性中择偶,“老夫少妻”增多;挤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其他地区发展,如城镇男性找农村女性增多。
其中,在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往往成为“婚姻梯度挤压”的最终承担者,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大龄男性因择偶困难,“被迫”未婚甚至终身不婚。例如,50岁以上农村男性的未婚比例都在2%以上,这些仍未结婚者极有可能终身不婚。
《报告》表示,在30岁及以上的各个年龄组未婚人口中,城镇未婚女性比例远高于农村女性,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城镇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较高,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发展而推迟结婚。
儿童
逾三成农村儿童“留守”
在城镇化进程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后,家庭剩余人口在农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家庭形态,主要有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妇女家庭和留守老人家庭。
调查显示,流动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模式中的重要形态。流动家庭比例为17.2%。
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已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其中近一半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
《报告》提醒,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状态。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的缺失,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区域看,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该区域分布与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即农村劳动力主要由中国西部向东部沿海进行迁移流动。
《报告》表示,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