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行动”:雾霾攻坚战打响

程程| 2015-05-07 08:34:00
阅读()

 

这是中国政府治霾攻坚一年来的行动力:

 

——控车、控煤、脱硫、除尘,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超过700万辆,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多台;1.9亿千瓦燃煤机组脱硫除尘改造,1.1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装了烟气脱硫设施,很多大烟囱不再冒黑黄烟。

 

——资金充裕,治霾就有“底气”,中央财政拿出100亿专项资金防治大气污染;安排环保专项资金2.4亿元。

 

——科学治霾,找到北京等9大城市的雾霾“元凶”。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大部分城市PM2.5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至90%,京杭广深4大城市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

 

——环保和公安联动执法,2014年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80件,超过2013年3倍。“史上最严环保法”今年前两个月施行统计显示,“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26件,罚款1200多万元,实施限产、停产207件;移送行政拘留147起。

 

——环保部约谈治霾不利的衡阳、安阳、昆明等10多个地市负责人,督促地方政府负起关键职责。

 

——河北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过剩产能: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3918万吨;压减燃煤280万吨,退出企业390多家;天津多措并举,鼓励引导企业治污减排、高效利用清洁能源。

 

不是等风来,而是人努力。

 

去年11月份北京的“APEC蓝”,就是一场治霾“攻坚战”。12天里,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1天,PM2.5同比下降55%。

 

诚然,为了“APEC蓝”,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9298家企业停产、3900家企业限产、4万多处工地停工;北京各类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天津、河北、山东部分城市分段启动最高一级应急响应。

 

治霾攻坚成功,为“背水一战”收获经验,收获信心。

 

“很多人认为,治霾只能靠风。但APEC期间的自然气象条件并不‘给力’,APEC蓝,更多是‘人努力’的结果。”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肯定地说。

 

“背水一战”终有收获:过去一年,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其中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下降了12.3%,长三角下降了10.4%,珠三角下降了10.6%。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京津冀下降18.7%。

 

久久为功。滴水定能穿石。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