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回归难:精神医生缺口大 院外康复实现难

喵酱| 2014-06-27 13:58:11
阅读()

 

院外康复实现

 

应当在精神障碍患者从医疗机构回到社区之间设一个缓冲带,多一些专业训练,使患者到社区后能通过较短时间的康复尽快回归家庭、求学求职

 

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文化中心的阳光心园,2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在做手工、画画,社区的心理医师王燕在旁边守候着。在这里注册的学员每人每月能得到补贴200多元,街道再找一些活儿给他们做,每名学员每月约收入五六百元。

 

“还有一些恢复较好的,到附近的超市工作,负责摆放商品、收银等,导师给他们排班。如果做得比较好,可以到社会上去工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科长蔡军说,全市共有阳光心园216家,10大类1906门康复课程。2011年至2013年总计180名学员走上了工作岗位。

 

高阿姨的儿子小文患精神障碍20多年,不能出门,出门就走失。过去10年里,高阿姨都是将药拌在饭里给儿子服下的。自从有了阳光心园后,小文可以出门了,而且阳光心园里有专门的医师督促服药,高阿姨的心头大事终于放下。不仅如此,上海对1.3万余名无业贫困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药物,社区医师开处方后,区精神卫生中心会把药给患者送上门。

 

然而,患者及其家庭最想要的康复是彻底融入社会。就在该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门口,孙阿姨拉住记者,希望能呼吁社会帮女儿找个工作。孙阿姨的女儿是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有精神障碍,但也工作了几年,后来因为病情太严重,开始动刀要杀人,难以控制,此后一直在家待着,一待就是9年。“她不想去社区阳光心园,总觉得去那儿抬不起头,自己起码是个大学毕业生。”孙阿姨说,女儿非常希望能有份工作,融入社会。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提出,应当在患者从医疗机构回到社区之间设一个缓冲带,多一些专业训练,到社区后能康复并尽快回归家庭、求学求职。

 

谢斌认为,社区服务尤其是康复服务网络的建立,不仅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从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加强投入,也需要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和机构之间密切配合与协调,还要有公卫医师、社区护士、专业社工师、康复治疗师等不同专业人力资源的补充以及服务团队配合。短期内仅人力资源短缺以及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似乎就已是许多地方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说:“出院后的患者如何恢复生活功能、社会技能,是一门学问。我们不能盲目搬国外的经验,应结合实际,整合各方资源,使其变成社区工作的内容。下一步,卫生计生将和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建立康复体系。”

 

延伸阅读:家庭怎样为精神病人做康复

 

促进精神病人康复,家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当精神病人经过治疗好转后,家庭往往是病人活动最多的场所,家属是他们接触最多最密切的人,是病人社会康复的主要承担者。家属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巩固和促进生理、心理康复,监督患者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和执行其他医嘱,定期门诊。

 

(2)训练并提高病人对异常心态的分辨能力和调控能力。

 

(3)制订切实可行、逐步提高要求的作息时间表和劳务安排,按时检查执行情况,使病人从被动地接受照顾到主动地操持家务和承担责任。

 

(4)帮助精神病患者按实际情况接受新的职业训练,恢复职业能力促其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扩大社会接触,汇融于社会之中。

 

相关新闻:精神病院“只进不出” 精神病人回归社会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