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幸福感调查:2/3国人很幸福 体制内最幸福

喵酱| 2014-01-16 11:57:35
阅读()

特点四:家庭幸福“八大要素”浮出水面

 

当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凸现,家庭幸福感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决定家庭幸福感的八个关键性因素日益清晰。

 

大健康——调查发现,对卫生保健服务满意程度越高者,其家庭幸福感得分越高。被调查者中对卫生保健服务很满意者比很不满意者幸福感得分高出0.88分。如今,健康的定义已经超越了“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点,特别是良好而健全的心态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收入——调查发现,收入与家庭幸福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调查结果发现,较高收入者比较低收入者家庭幸福感得分高出1.15分,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打工者比年收入2万以下的打工者家庭幸福感得分高出0.78分,不同月收入者家庭幸福感得分差异明显。

 

教育——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幸福感得分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比拥有初中和小学学历者家庭幸福感得分高出0.33分和0.45分;在外出务工者群体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其家庭幸福感得分比只拥有小学学历者高出0.5分。教育仍是青年人实现“命运逆转”的最有力工具。

 

人际关系——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人际关系很满意者其家庭幸福感得分比认为人际关系一般和不满意者得分分别高出0.98分和1.46分。这表明,人际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社会支持,对人际程度满意度越高者,幸福感越强烈。

 

安全感——调查发现,人们对安全感的感知程度和家庭幸福感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在流动性极大且充满着异质性的社会中,不确定而多变的人际关系触动人们寻找安全感的神经,而食品安全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又成为困扰人们生存的新障碍。只有最大化地规避风险,让自己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安全感”,人们才拥有更高的家庭幸福感。

 

沟通与交流——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有助于人们结交更多的社会关系,在这个“人脉就是生产力”的时代中,这有助于寻找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获得升迁,提高生活满意度从而有着更高的幸福感体验。

 

对比——调查发现,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人比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只占极少数或者少数比例的人,幸福感得分分别高出2.15分和1.42分。这说明,幸福是一种可以在人群之中传播的“正能量”。

 

“性”福——调查发现,性生活满意度越高者,家庭幸福感得分越高。随着社会的进步,“谈性色变”的禁锢早已被打破。性的满足成为维持婚姻关系的重要纽带,更是破解家庭幸福魔方的密码。

 

特点五:体制内人员感觉最幸福

 

有无工作意味着有无基本的经济保障,这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显示,没有工作的群体家庭幸福感最低,无工作压力的退休人员和在校学生幸福感最高;而不同的职业类型因其连带的收入、声望、压力等,也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家庭幸福感体验。

 

处于工作年龄而无工作的下岗、失业、待业人员的家庭幸福感得分最低,仅为5.91分。无工作压力群体(离退休人员和在校学生)因其职场压力小而家庭幸福感得分最高,分别为6.51分和6.35分。

 

从职业性质来看,幸福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体制内人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体制外人员(外企、私企、个体工商户)、农民、外来务工者,分别为6.32分、6.20分、6.13分、6.09分。

 

具体到外来务工人员,不同职业类型群体的家庭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集市商贩、服务性工作人员和生产、建筑、运输工人的家庭幸福感得分较低,分别为5.93分、5.97分和6.07分;商业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办事人员的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6.30分和6.15分。这说明不同的工作环境、付出和回报,必然影响到幸福感体验。

 

工作稳定性与幸福感也直接相关。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调查发现,仅有56.1%外来务工人员与目前工作单位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可见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还缺乏工作的稳定性、正规性。而这种差异在幸福感上有明显表现,与目前工作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人幸福感得分更高,为6.15分;而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人幸福感得分低,为6.04分。(来源:腾讯健康)更多精彩请浏览:杭州人民最幸福?2013幸福城市榜单发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