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医生紧缺 风险高收入低致频离职
对话
“我对这份职业爱不起来”
对话人:即将于本月底离职的120急救中心站急救医生王振华
北青报:当时是怎么选择到急救行业工作的?
王振华:在三甲综合医院轮转实习3年后,我面临好几个职业选择,我选择了急救医生是因为不愿意放弃专业。
北青报:在120工作8年,有什么感受呢?
王振华:感觉非常不好。社会上认为你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就是搬搬抬抬,不被认可,让我们对这份职业喜爱不起来。
北青报:有没有让你感到最伤心的事?
王振华:没有特别伤心的事,但是太多不愉快的事积累到一起,已经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
北青报:有没有最痛苦的时候?
王振华:有啊。就是冬天夜里三四点钟,困得要死,可能也就睡了一个小时,忽然电话来了,你就得从热被窝里爬出来往外跑。
北青报:什么时候会让你感到最无奈?
王振华:辛苦、忙活半天,家属成心不给钱,我和司机、护士还要平摊所有费用。
北青报:将来设立了医疗救护员,大大夫的价值是不是就能体现出来啦?
王振华:但考核标准需要调整。现在我们每天的收入与出车次数挂钩。要是人家医疗救护员一天出了10趟车,你再牛的医生一天只出3趟车,挣得比人家少,那么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举措
急救行业将新增医疗救护员
针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存在的人员不足等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副局级巡视员赵涛昨天表示,将在本市急救行业设立一个新职业——医疗救护员,他们不一定是学医出身,但需要经过半年到8个月的急救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据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院前急救管理办法》将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首次提出“医疗救护员”这一概念。《办法》中明确,医疗救护员将成为急救人员的重要补充,可以从事的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搬运、护送患者;现场心肺复苏等。
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说,有了医疗救护员,本市急救网络将能达到最佳状态——分级救治。非急症患者、普通急救,中心就派医疗救护员去护送、护理。刘红梅认为,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人才梯队,120急救网络的呼叫满足率才能达到100%。
据了解,目前本市医疗救护员招聘、培训、使用等方面的详细方案有望于今年正式出台。(来源:北京青年报)更多精彩请浏览:北京120急救车司机被殴至骨折 患者家属拒付费引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