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含有超量重金属?检测未见
广东镉大米事件让重金属成了近期关注的热门词儿。接着小龙虾也被怀疑含重金属。消夏时节,很多人对小龙虾的鲜美味道而垂涎三尺,于是夏日里点上一盘“麻辣小龙虾”是很多人的最爱,但龙虾虽好吃,食用不慎也会产生中毒症状。日前甚至有人怀疑小龙虾含有超量重金属,公众疑虑仍有不少。5月21日,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实验室,来自海鲜批发市场、餐馆、夜市等地的小龙虾样本。结果,小龙虾检测未见重金属超标,虾头含量高虾身。
5月21日起,记者请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专家对来自海鲜市场、夜市、餐馆的多个小龙虾样本进行实验测试,昨日出来的结果显示,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的铅、镉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而不可食用的虾头内脏部分重金属含量总体高于虾身。
虾头、虾身分别取样测重金属
上周,围绕小龙虾的5种传言,本报采访了食品安全专家、科普专家等多方人士,为公众解惑。在市食品办的部署和协助下,来自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海鲜市场、簋街夜市、餐馆销售的25个小龙虾样本被送到了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既有生鲜的,也有已制作成熟食的麻辣小龙虾。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光谱组负责人何涛博士告诉记者,“去壳后的虾身肉质才是可食用部分”,检测人员将小龙虾的虾头、虾身分别取样,测试铅、镉两种常见重金属。
虾身可食用肉质重金属含量低
对于甲壳类水产动物及制品,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规定的铅和镉最大限量值为0.5mg/kg。最终,测试25个小龙虾样本,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的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甚至低于方法检出限。何涛解释称,国家标准规定的是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可食用指的是水产剥皮、贝去壳后的食用部分,而虾头内脏就属于非食用部分,为方便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参照虾身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大多数虾头内脏部分的铅、镉含量总体是高于虾身可食用部分的,也有少部分的虾头铅镉含量与虾身差不多,甚至还要低一些。何涛提醒消费者,“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剥壳去头,除内脏”,而虾肉可放心食用。
实验
虾头铅镉含量高于虾身
实验目的:测试小龙虾中的铅、镉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
实验样品:来自京深、大洋路、盛华宏林、簋街等海鲜市场、餐馆、夜市里销售的25个小龙虾,包括鲜活小龙虾,以及做成麻辣小龙虾的菜品。
实验过程: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检测人员把收集来的小龙虾样本剥壳,将虾身、虾头分开取样。然后每个样本各取0.5克分别放入乳白色的消解管中,加入6ml的强酸和2ml的过氧化氢,破坏虾肉中的有机成分。置于消解罐中,再用微波消解仪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微波消解,前后约2个小时。
随后,检测人员用专业仪器把消解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定溶到50ml,对小龙虾的铅、镉两种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
解读: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光谱组负责人何涛博士指出,从测试结果看,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的铅、镉含量均远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很微量,有的还低于方法检出限。而多数虾头内脏部分的铅、镉含量总体是高于虾身可食用部分的(部分实验数据见表格)。
何涛说,小龙虾属于淡水虾的一种,生存能力强,但并不具备除污能力,其生物富集性与普通虾类差别并不大,只要养殖环境较好,体内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
据市食品监控中心介绍,科学文献资料显示,小龙虾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强度表现为虾肝大于虾鳃大于虾肉,重金属对小龙虾机体具有毒害作用,为降低危害,小龙虾能将重金属转移到外壳,并通过不断脱壳把重金属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