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称打针西瓜”成本高易腐烂
权威专家:成本高易腐烂,瓜农瓜商都不会去做
“打针西瓜”传言出现后,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地区多家水果市场,对于给西瓜打针,瓜商们都纷表示不可能。一位瓜农告诉记者,今年春天气温偏低,西瓜长得慢。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等它慢慢长,自然成熟了才摘下来,如果用打针催熟,早就上市了。“一亩地能结好几百个西瓜,要一个个去打针,我都嫌累嫌麻烦!”
去年发生“爆炸西瓜”新闻后,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认为,打针西瓜不大可能存在。“即使给西瓜注射,注射的范围会非常有限,甜味也只能融入西瓜的局部。而一旦针头进入西瓜皮,就会留下不可愈合的针眼,微生物侵入果肉,不用半天,西瓜就有可能腐烂了。想要整个西瓜变甜,一定要在西瓜的多个地方注射。”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打针西瓜’,没有任何利益可图!”他表示,西瓜在生长中以及采收后,对果实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是不可能吸收的。因为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且会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不可能像传言中描述的西瓜瓤呈红色且汁液也很丰富。“注射过外来液体的西瓜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变质,这种不可能给瓜农与瓜商带来经济利益的事,肯定不会有人做,即使有人做了,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可能成为一个行业的普遍潜规则。”
针对网上关于打针西瓜的瓜瓤中有“白筋”、“黄色硬块”之说,许勇说,这是由于西瓜子房发育以及果实生长过程中,遇到低温连阴天或管理不当,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导致子房与果实营养缺乏、发育不良,或者在低温下授粉不均匀,部分组织发育受阻形成的,可能影响味道,但非安全问题。西瓜出现少量白籽则是因为早春西瓜授粉中出现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的。
许勇告诉记者,市场上确实有极少量的“水脱瓜”,由于采收时不太容易分辨,部分市民就以为是“打针西瓜”。其外观看不出太大毛病,但打开后瓜瓤血红色,部分呈水浸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瓜瓤与瓜液分离,大量水流出,并有异味。“但这不是打针造成的,是西瓜由于气候或病毒浸染导致,采取多方面措施可以克服,但生产上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因食用而影响人体健康。
识别打针西瓜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1。瓜皮上的黄绿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没有甜味。
2。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个儿大,一般可达6~10公斤。一般重量在4公斤左右西瓜是正常的。
3。施用过激素的西瓜,由于喷洒农药和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表面有色斑或色差大,这种歪瓜畸果不要买。正常的西瓜的外形应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且表面平整光滑。
4。人们食用西瓜时,若发现口感不好,尤其是舌头有麻感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不可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