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胶水中毒事件中毒者出现维权困难
微微健康网消息:广东胶水中毒事件再次引起关注,目前,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的24人中有16人住院,如今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维权困难的情况。
71岁的母亲只身从农村来到广州,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
“好想回家啊。”将手机扔在一边,半躺着的罗双双伸了伸懒腰。从1月3日住进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以来,双双就从未出过医院,包括春节。
去年12月份以来,包括双双在内共有38例患者突然晕倒,丧失记忆、目光呆滞、手脚发抖,其中有24人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一种用于胶水中的有机溶剂)中毒,简称“胶水中毒”。此事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经过半年治疗,部分患者拿了数额不等的赔偿金回家,但仍有16人在医院苦苦等候:有人病情反复,生活无法自理,出院遥遥无期;有人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却与老板协商赔偿未果,不敢轻易出院;也有人因老板早已逃走,不知如何决定去留……
他们踏上了漫漫维权路。
中毒恶梦
17岁的罗双双整天躺在病床上,这名辍学后进城务工赚钱的年轻人,因为胶水中毒,青春变得有些暗淡。
她仍然清晰记得,去年元旦前夕,自己晕倒在出租屋门口,送院后被诊断出胶水中毒。那一天,是她来到广州,进入皮具厂打工的第59天。
“家里条件本来就差,我上的学校又不好,还是让两个妹妹读书吧。”自从胶水中毒后,这名来自贵州偏远农村的懵懂少女开始后悔当初放弃学习的决定。在她眼里,外面的世界很好,但进入工厂才发现,几乎每晚都要加班,一个月才挣1500多元。“爸爸搬水泥,妈妈打零工,很辛苦,我要挣钱让妹妹们读书。”
如今,半年过去了,双双已经花费11万余元,后续治疗还遥遥无期。与她有着类似遭遇的,是同一个病房的姐妹,16岁的邓彩凤和18岁的周敏。
病情最严重时,3个女孩都住进了ICU。虽然她们逐渐好转,但药物产生了副作用:彩凤的体重增加了40斤,双双的头发掉了大把,周敏的脸上冒出了痘痘……
尽管女孩子们都坚信可以治好,但亲友迟迟不敢告诉她们,毒胶水将给她们留下后遗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了损伤,几乎没有希望完全康复。
“我们都是新手,所以被安排去刷胶水。”5月26日,邓彩凤撅着嘴说,“胶水是黑稀稀的,臭死了,我戴了3个口罩还闻得到。”
采访快要结束时,气氛变得很沉闷,女孩子们提起了出门前的“城市印象”:繁华、好玩、新奇、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东西……然而,这些逝去得太快,如今,她们开始害怕外面的世界,“有时候也不想出院,怕车、怕人、怕做工”。
“如果能出院,我一定不会再待在这了,决不!”娇小的双双眼睁睁地望着窗外,她的眼神随即又柔和起来,“我想妹妹们,我想回家。”
进退两难
记者在一份名单上看到,包括双双和彩凤在内,在16名病人中,有4人已达到了出院标准。所谓“达到出院标准”,指病情已经稳定,不再具有生命危险。
“赔偿问题还没有谈妥,出院后老板翻脸,不给钱怎么办?”罗仕清清楚地知道这场灾难对女儿的影响,“医生说两年之内得坚持复查,也不能工作,如果未来得不到保障,她该怎么办?”
为了得到合理赔偿,罗仕清一直与老板协商,可同为贵州籍的老板却直言自己“无能为力,只是个小作坊,最多给2万元赔偿”。不仅如此,记者在双双的手机上看到,老板还经常发来短信,劝她尽快出院。
和老板难以协商,罗仕清只能找政府,他多次找到均禾街道办,希望街道办能出面调解,但“他们说自己只能提供一个平台,不会出面干涉双方,让我们自己去和老板谈”。
记者在调查中获悉,目前,每名患者每月能获得3000元的生活费。按照规定,这些费用应当由工厂老板负责。但是,部分老板已经逃离,费用只能由街道办出。
实际上,3月16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曾对各涉事工厂下发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要求工厂老板按照规定对病人支付一次性赔偿。
广州市安全监管局也曾表示,将依法进行中毒患者的职业病诊断、工伤确认及赔偿事宜,“对于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将由所在区政府采取措施落实费用,使其继续获得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权益;对于已确诊为职业病的,将依法依规落实其相关社会保障和待遇”。
但政府的行政决定,却始终难以执行到位,患者家属开始寄希望于法律。“这样莫名其妙地中毒了,总要有人负责吧,法律一定会还我们一个公道。”罗仕清说。
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由于担心得不到赔偿,患者不愿意出院;另一方面,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继续在医院治疗,将要花费更多的治疗费用,赔偿的路更加艰辛。胶水中毒患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