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武大男硕士为求职花万元“变脸”
观点 >> 大学生:自信、真诚更重要
曾凡的例子并非个案,记者采访中获悉, 趁找工作前去整容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武汉协和医院整形美容科刘嘉锋博士介绍,大学生占整容大军的三成,且人数以10%的增速在逐年攀升。每年的寒暑假和找工作的毕业季,都是学生整 容的高峰期。刘嘉锋证实,近几年,男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尤其是眼睛、鼻子和下巴,被认为是脸部“最受关注区”,动手的也多是这几个部位。
武昌一家民营整形医院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底、年初,是大学生整容的高峰期,平均每天都会有8~15名大学生到该院做各类整形手术,其中大多为19~24岁的女性。学生整容主要集中在割双眼皮、隆鼻和磨骨几个项目,价位在1000元~20000元不等。
据了解,大学生整容花费基本是父母“报销”,父母不支持的则在生活费上“做文章”。
记者查阅外地的新闻报道,在南京、上海等8所高校中,自己或身边同学做过整容的人数比率为32.67%;认为整容除了能带来满意的外表,还能增加就业筹码的人数比率为52%。
专家:认清自我、提早规划更重要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孙启武博士认为,某些求职大学生,为了好工作不惜在自己脸上动刀,是舍本逐末,实际上这体现的是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 实自我产生的一种激烈冲突。有些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眼界较高,将进名企或者大公司作为唯一目标,一旦遇到挫折,就从外表或其他客观条件上 找原因,这是一种“防御性反应”,属于自我认识有偏差。
他建议求职者正视自身的不足,同时看到自己的优势,制定一个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找准定位并尽早作出职业规划,而不是到了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职位的需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协会的陶厚永博士认为,某些大企业或知名企业在招聘中,对求职者提出外貌要求,实际上是求职市 场供需失衡的一种表现,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当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倾向于外表更出众的求职者,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反应。但大学生的外貌绝不应是招聘单位的最核心 指标,而很多外表不算出众的人通过自身努力,也同样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协和医院整形美容科刘嘉锋博士建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如果盲目地为了追求明星那样的五官,或者仅仅因为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某个危机,而期待以改 变容貌来解决问题,是不理智的行为,一旦整容后没有达到原先的期待,会对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压力。
微微健康网:24岁武大男硕士为求职花万元“变脸”,认为整容变脸后可扫除一切求职障碍,这是病态的心理。很多企业并非“外貌协会”,用整容来达到原先的期待,这不会给心理造成负担,也给自身增加不少压力,这非常不可取。若想求职成功,提高人生职业规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