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安全误区多 严重可致死亡
三、织纹螺跟河豚一样毒,误食可致死亡
春夏之交正是织纹螺的旺产期,但它却是“餐桌”杀手,一颗织纹螺就可致命。这是因为织纹螺中含有一种神经性毒素——河豚毒素,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约指甲盖大小,食用带有毒素的织纹螺后,会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原卫生部2012年便发布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四、巴氏杀菌乳,不能只看保质期
巴氏杀菌乳就是那些买来后需要进行冷藏的牛奶,这种牛奶的杀菌处理温度一般在72℃~85℃,能够保证将致病菌的数量降低到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危害的水平,又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但巴氏杀菌不能杀死牛奶中所有细菌,因此需要低温保藏,其保质期也较短。
专家指出,巴氏杀菌乳可直接食用,如要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40℃~50℃,不要长时间加热、煮沸。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长时间高温下,会结胶变性,其生理活性和被人体吸收的效率都大大降低,影响乳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五、黄花菜吃不对,可致中毒
七八月份是黄花菜生长成熟的季节,其特有的香味和口感使之成为餐桌上深受欢迎的美食。但需要特别注意,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然无毒,但经胃肠吸收之后,在代谢过程中可被氧化为“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成人如果一次摄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因此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再行烹调,这样就可安全食用了。因为秋水仙碱可随结合水被高温蒸发掉,长时间干制可破坏秋水仙碱,所以食用干黄花菜是较安全的。
六、“不含防腐剂”并不等于“更安全”
“保质期长=防腐剂多”、“防腐剂多=不安全”、“纯天然=安全”类似这样的公式固化于很多消费者的心里,一般消费者对“不含防腐剂”、“纯天然”、“零添加”的理解就是更安全,而商家也瞄准了这一点,市场上以“不含防腐剂”为宣传的食品越来越多。
专家特别强调,实际上,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有些食品中如果不含防腐剂,食物的保质期将非常短,而且更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致病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凡是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是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当然还有一些食品天然本来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罐头食品(密封)等,声称这些食品“不含防腐剂”只是一种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