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灵山猕猴12年伤人过万 破坏力惊人
一些把喂猴当作消遣和寄托的老人,成立了一个名为“黔灵山猕猴保护委员会”的团体,每天喂猴。管理方认为,这一行为引起其他游客争相效仿。这跟猴子伤人事件频发有正关系。据本报记者了解,为了控制猕猴暴增,早在2000年,园方就使用软网和笼子,擒获了70多只猴子,送至合法饲养场。这减缓了猴群的增长速度。2009年,园方经贵州省林业厅批准,打算再次控制猴群数量,抓捕50只猕猴,却遭致“黔灵山猕猴保护委员会”激烈反对,要求园方立即停止抓捕猕猴的行动。
“他们认为猴子是野生的,我们公园管理部门无权决定这些猴子的去向。”一位公园管理处人士说。因为屡遭阻挠,猕猴减量计划一度搁置。公园将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猕猴关进铁笼,也遭责难。喂猴市民甚至将铁笼撬开,“救”走这些猕猴。
猕猴不宜超过120只
根据《黔灵山公园总体规划》,公园每日游客最大容量为2.1万人,而目前每日游客接待量为3万—5万人次,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更是超过10万人次,已远超最大容量。人多,猴也多,拥挤不堪,难免产生摩擦。
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处长钟枋轩认为,远超公园生态承载能力的猕猴,对园内游客安全、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的是负面效应。野生动物专家论证后认为,必须对黔灵山散养猕猴总量进行控制。按生物量核算,其环境容纳量应为2—3群,100—150只为宜。而目前公园内已分为5个猴群,由于地盘太小,领地产生重叠,它们相互为争夺食物、地位和繁殖权大打出手。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专家周江称,野生状态下每只猕猴需要0.5平方公里栖息地,四五百只猕猴就需要200多平方公里栖息地。即使没有天敌和半野生状态下,黔灵山也远远不能满足这些猕猴的栖息地面积所需,其所能容纳的猕猴理想数量为60只左右,不宜超过120只。
贵州省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支持分流黔灵山猕猴。他表示,如此高的密度,对猴群不利,与人接触交叉感染,分流是动物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工作。有市民不理解,政府就暂缓实施,结果猴子伤人越闹越凶。为猴所伤的主要是妇女和孩子,有的女孩脸都被咬掉一块肉。而且猴子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公园外,在花果园、水口寺、喷水池等城区,伤人事件有增无减。
黔灵山公园管理处一位人士表示,2013年,痛定思痛的管理方终于启动猕猴分流措施,捕捉猕猴与国内具备猕猴饲养资质的动物园、科研单位进行动物交换、科研。园方计划在三到五年内实现散养猕猴控制目标,让公园内猕猴总数在200只左右。同时通过设置警示牌、开展人工定点定时定量投放食物等方式,减少猕猴伤人事件的发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数。比如,2014年度林业厅批下来可抓捕100只,但总有人“护驾”,抓捕起来很困难。而且猴群还在不断繁殖,每年会新增数十只。公园管理处一位人士说:“最爱伤人的是成年公猴。我们主要把它们抓走。但得悄悄进行,秘密转移,就像是打游击。”
相关新闻阅读:又到动物发情季 怎么科学给猫绝育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