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政协委员:如何培养一个好医生

柒零| 2015-03-07 14:52:00
阅读()

 

如何培养一个好医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又需要具备哪些资质和文化素养?医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如何做到让病人完全信任的将身体健康托付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针对这些问题,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1、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原院长俞光岩

 

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应公布

 

俞光岩表示,根据国际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包括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其中,毕业后教育,特别是院内住院医师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

 

与院校教育不同,临床能力培养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核心。因此,对住院医师的培养必须加强规范。首先是标准,住院医师的培训将有统一标准;其次是规范,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从课程体系到培训基地建设都要严格规范,医院要注重对住院医师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最后是严格考核,把住“出口关”,住院医师需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考核,包括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和数量等,最后进行结业综合考核。

 

此外,我希望能够公布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历年考试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考试通过率很低,原因之一是这些院校盲目大量招生,但教育质量不高,培养出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合格的医生,这对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我建议国家卫计委每年公布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把通过率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对于通过率很低的医学院校给予黄牌警告、限制招生人数,甚至停招学生等处理。

 

2、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

 

给医生足够的学术空间

 

医院经常会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这不仅发生在基层医院,大医院中也有。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医院的管理理念问题。

 

在国外,一家医院不仅要以病人为中心,践行治病救人的职责,同时管理者还会被要求为员工负责,服务好医护人员。但在我国,对后者显然有所忽视。我们正处在一个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的阶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没错,但医护人员的基本权益必须得到重视。比如,关心医生护士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安全,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都是人性化的体现,也是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制度和手段进行改善的。

 

此外,要留住好医生,还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给他们一个有利于学术研究的软硬件支持。一些知名专家会离开工作多年的大医院,到私立医院就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学术发展考虑。医生需要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物质是其中一方面,比如诊疗费的提高,但这是国家政策层面需要解决的;学术科研是另一个方面,这是医院管理者能够给予的,也是应该是做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