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务人员将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晓息| 2014-10-15 10:40:06
阅读()

 

政府“保基本”,允许医生多点执业

 

近年来,北京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较快。截至2013年底,全市民营医院374家,占全市医院总数57.8%;实有床位17845张,占全市总数的17.15%。诊疗人次数逐年增加,但相比公立医院占比仍然很低,2013年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1309.2万,仅占全市医院诊疗人次的8.9%。

 

韩晓芳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保基本”的定位不清, 政府办医疗机构“包打天下”,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导致一方面财政压力较大,难以保住、保好;另一方面社会办医空间不足,难以发展。

 

《意见》提出,政府要保基本,把非基本逐步让出来给社会力量去办。鼓励社会办医,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允许医生多点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北京市共有1412名医师办理了多点执业注册。

 

“客观地说,目前的多点执业只能说是改革的一个过渡性的举措。”韩晓芳表示,真正的多点执业,医疗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采取全职、兼职等灵活的用工制度,与医务人员签订部分工作时间聘用合同,约定服务时间及相应的薪酬待遇和责任。

 

相关新闻推荐:热点解读:福建:两年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