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池防病:专家教你夏季安全游泳

喵酱| 2014-08-10 15:12:35
阅读()

 

戏水消暑正当时。然而,“游泳时可能传染性病”、“游泳时间越长,得皮肤病风险越高”……近年来,类似传言常让泳客们心惊胆战。去公共游泳池戏水,要防范哪些疾病?做足哪些防备,就能安心畅游?“夏季游泳池防病指南”,邀请疾控专家和各科医生为您解惑。

 

抽查结果

 

广州三成泳池不合格

 

今年5至6月期间,广州市卫生局组织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对市内366间游泳场所水质进行监督抽检,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大肠菌群、尿素、细菌总数共6项。其中254间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为69.4%。

 

市卫生局同时还公布了抽检不合格场所名单。记者统计发现,112间水质不合格的游泳场所中,近半是住宅小区泳池,而一些街坊们喜爱的健身场所泳池、至少20间宾馆酒店泳池、包括大学城7所高校在内的大中小学校园泳池,水质问题多多:海珠区珠江御景湾小区会所室外泳池是本次唯一验出大肠菌群超标的泳池,越秀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泳池水检出尿素超标,大学城7所高校泳池水出现余氯超标或不达标情况,四季酒店泳池水和浸脚池水余氯未达标,同时发现尿素超标、细菌总数超标。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智聪介绍,从泳池抽检的6个卫生指标可以看出泳池管理的状况。记者发现,抽检问题中最常见的游离性是余氯不合格。杨智聪介绍,相关标准对游泳池水的残留氯气有一定的范围控制,假如达标,池水中的微生物基本可以被杀死,游泳时被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极低。假如不达标,一旦有传染源进去微生物就有生长机会,导致水质不干净。而假如余氯太高,对人体的皮肤、眼睛等也会造成刺激。而人体的尿液和汗液中含有尿素,假如泳池中尿素超标,表示水质不洁或泳客太多,新鲜水补充不够,或有人在池中小便所导致,这将会增加皮肤病、眼病、呼吸道、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大肠菌群与粪便污染有关,大肠菌群本身是条件致病菌,人体在免疫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免疫水平低时就有可能会导致腹泻、肠炎等疾病。

 

杨智聪表示,最近都是泳池客流高峰,泳池管理者应该提高换水频率,或使用沉淀剂来洁净泳池水。对于普通市民,体检后持“健康证”才能下水游泳的做法已经叫停多年,杨智聪认为,假如体检能够严格执行,健康证对泳客健康和水池水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障。现在除非泳池水明显浑浊,否则肉眼难以辨别水质,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呼吁每个泳客从自身做起,注意个人卫生,患传染病、皮肤病时不要下水,游泳前应该先冲身、洗脚。

 

专家答疑

 

医学指导/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智聪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陈建浩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陈明春副主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为中

 

广州市体育科研所体质健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高雪峰

 

破除传言

 

游泳时可传染性病?NO!

 

“游泳时究竟会不会感染性病?”这个传言在公众中已经流传了很久。常年从事性病一线防治工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陈建浩医师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正常情况下游泳会感染性病。

 

“绝大部分性病病原体离体几个小时就会自然死亡。游泳池水通常采用加氯的方法消毒,氯的浓度高,会加速病原体的死亡。”陈建浩指出,广东地区常见的性病主要有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精液传播,淋病还可通过尿液传播。皮肤黏膜没有破损的普通人,接触病人的汗液、唾液等,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

 

不过,陈建浩提醒,如果去泡温泉,或者去温泉泳池,需要警惕尖锐湿疣的传播可能。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约有三成病人属于非性途径的间接传染。“有部分病人反映,发病前没有性行为,也没有去游泳,但是曾经泡过温泉。”陈建浩表示,HPV病毒在温湿环境下有一定传播力,在泡温泉时如果皮肤破损,或者刚好和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下水,就有感染的风险。有些酒店游泳池和温泉会提供拖鞋和浴巾,如果消毒不过关,也可为病毒和真菌传播制造条件。

 

陈建浩指出,性病传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明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通常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的人在接触传染源时,更容易中招。因此,如果皮肤擦伤、破损、过敏等状态下,最好不要下水畅游,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浴巾擦身,尤其不能用其擦拭私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