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方法千奇百怪 专家称解酒尚无良方

喵酱| 2014-02-02 10:20:00
阅读()

广州一些酒店为喝醉的客人提供醒酒室

 

宿醉如同“脑门里有个木匠”

 

像英语hangover(遗留的感觉)一样,有些语言中表示“宿醉”的词指出了宿醉的原因。比如埃及语中形容宿醉为“还醉着”,日语则是“醉两天了”,中文是“宿醉”,瑞典语则用“脑后中了一巴掌”来形容。而有些语言标示宿醉的词则形容了宿醉的后果,这些语言让我们认识到其诗一般的力量。如萨尔瓦多人宿醉醒来后感到自己像是“橡胶做成的一样”,法国人则伴有“嘴唇僵硬”或“发梢都在疼痛”,德国人和荷兰人说是“一只正在悲鸣的雄猫”,波兰人则号称能听见“猫咪在嚎叫”,丹麦人则说“自己的脑门里有个木匠”……

 

宿醉者常伴有多种不适症状,比如头疼、胃部不适、干渴、厌食、恶心、腹泻、震颤、疲惫以及一种痛苦感。这些宿醉后产生的痛苦究竟是何因所致,科学家尚未完全弄明白,但他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人们饮用酒精后,它继而进入血流,并导致大脑中的脑下垂体抑制后叶加压素的生成。如果没有这种化学物质,肾脏会将水直接输送到膀胱中,而不是重新吸收到体内,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到1000毫升的水,损失的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这也就是酒馆的洗手间常常人满为患的原因。

 

“杜康基因”提高酒精降解速度

 

在酒精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比酒精本身毒性更高的物质——乙醛。当酒精在肝脏中被一种称为醇脱氢酶的酶分解时,就会生成乙醛。接着,乙醛又会被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及另一种物质谷胱甘肽分解。在醇脱氢酶和谷胱甘肽的综合作用下,可以生成无毒的醋酸盐,一种类似于醋的物质。

 

但是,当大量酒精进入人体系统后,肝脏中存储的谷胱甘肽会迅速耗尽。这样,肝脏就需要制造更多的谷胱甘肽,而乙醛便会趁此机会在体内聚积下来,从而让这种毒素在体内存留更久。因此,女性不应与男性拼酒,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体重较轻,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体内含有较少的乙醛脱氢酶和谷胱甘肽,她们需要较长时间来分解酒精,因而宿醉症状通常会更加严重。

 

宿醉的严重程度除了跟性别有关,也有人种之别。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辉研究发现,2800年前中国人的体内开始基因突变,进化出了一个与喝酒有关的特殊变体基因,他们把这个基因戏称为“杜康基因”。杜康基因的本领在于可把酒精降解为乙醛的速度提高13倍!但是乙醛还需要降解为乙酸,才能被人体代谢,而这就需要乙醛脱氢酶的帮助。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经研究发现,50%的中国人恰恰缺失乙醛脱氢酶这种基因。乙醛在人体内大量积累,会对人体各种器官造成很大损伤,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人脸部的很多毛细血管破裂造成“脸红”的反应,这表明你的身体正在被酒精进行严重的伤害,其中脸红就是由于乙醛的刺激。大约40%的东亚人还会出现一种基因突变,使得醛脱氢酶的效率较低(这是另一种参与乙醇降解的酶类),因此他们仅仅小酌几口,就会显现出麻烦的征兆,比如满脸通红,而后很快会醉倒。

 

宿醉症状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存在于认知水平上。宿醉者反应迟缓,沮丧、悲哀(两者并不相同)、焦虑、自我憎恨、失败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等控制你,英国作家金斯莱·艾米斯把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开篇桥段——一位英雄发现自己变成了臭虫,作为描述宿醉的最佳文学代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