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镜头下的乡村医生们一次次地感动着国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守护几亿人的健康,百万乡村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奉献社会,他们理因获得一份体面、美好的生活,扶持乡村医生,才能筑牢农村基层医疗的网底。业内人士也指出,为进一步深化医改,真正筑牢“网底”,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村医”身份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2014年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第二十一条要求“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规定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研究制订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组织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民革党员白晓秋,长期关注乡村医生并做了大量调研的情况,在其题为《百万乡村医生有何“中国梦”》的提案中,他提出了这样一套解决方法:
1.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免费向乡村医生提供各种培训服务,不断提高乡医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2. 制定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彻底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3. 完善乡村医生补助,补偿政策,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及其它服务补助、补偿。
4. 大力扶持村级卫生所的发展,明确村级卫生所的责权关系,并定性、定位、定投资。
5. 乡村医生的历史贡献应该给予肯定,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乡村医生节”。
6. 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彻底杜绝基层体系中的不平等、腐败、官僚等现象的发生。
7. 重点发展村级卫生所和县级医院。方便农民,让他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8.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乡村医生进行政策性倾斜,根据情况少交或不交统筹资金。
9.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学专业毕业学生到基层工作。
10. 加大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明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11. 公平对待得到认可的乡村医生,将他们列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中。
12. 灵活多样的解决乡村医生从医资格问题。采取多种教育形式,确保100万乡村医生都能具备从医资格,特别是具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但考取资格有困难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员。
13. 减轻乡医们的经济负担。对各种费用进行严重审查:能不收的不收,能少收的少收。
14. 参照民办教师和乡村兽医给予乡村医生相应的待遇。
15. 大力歌颂乡村医生的伟大事迹和不朽功绩,建议宣传机构高度重视,大力宣传。
16. 根据乡村医生的工龄和实际贡献,给予乡村医生适当的特殊生活补贴。
17. 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根据工龄情况国家应该给予生活保障,提供退休待遇。没达到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他们平等、公平的待遇。
18. 建立试点,早日出台顺应民意的新农保政策,并将乡村医生纳入新农保制度,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实现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乡村医生不一定非要存在,要改变思路,只要能保障村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