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托”坑人猖獗 医治更要官媒民联动

程程| 2015-07-10 09:04:42
阅读()

 

近日,有媒体暗访发现,有“医托”在北京西站“组团忽悠”来京就医的患者“老乡”。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设下环环圈套,骗外地来京就医的人去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这种情况已存在近20年。小医院则跟医托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

 

“医托”并不是一个新生词汇,“盛行”20年的医托,就如同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一年更比一年强。现如今,混在人群里的与医院有关的“托儿”真的是太多,以“号贩子”和“医托”为两大“产业”。前者用高价卖给患者专家号,虽然也很可恶,但好歹让患者看的是真真正正的国家允许的医生、专家,对人的健康没有任何伤害;而后者则不仅赚了“黑心钱”,还让患者的健康再次受到了威胁,谁知道所谓的“专家”开出的药方是不是真的能对症?如果恰巧治好了病还行,如果治不好病,反而把病越治越重,那这些无辜的患者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电视、报纸上,太多的被骗新闻、防骗提示,人们早已知道不要轻信骗子。可是,对于外地来京就医的患者和家属来说,这时,防骗提示早就被抛到了脑后。而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不忍再说这些被骗的人轻信所谓的“老乡”和“专家”,他们也只是病急乱投医,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找专家,碰到了“老乡”,又好心介绍“专家”,不小心上当受骗也在所难免。

 

再说这些新一代的医托。整个团伙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密切配合,诈骗过程环环相扣,不得不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组团忽悠、连环骗局,不给高高的“工资”,都对不起医托们的“高智商”和“高能力”,说是医托中的“精英”也许都不为过。

 

那么,为了整治了20年的医托,到现在还不能彻底地被根治呢?首先,可能是法律上存在一些空白,医托的定罪是诈骗?还是扰乱社会秩序?其次,是对小医院的违规经营监管不力,导致他们利用医托为自己揽生意,还雇用一些假专家出诊。而各地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医托盛行的原因。

 

另外,不难发现,每次整治医托的时候,多是在媒体曝光之后,才开始进行详细调查取证、整治。这样的模式不应该是正常的监管模式,媒体虽然是一个曝光的平台,但是媒体不是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他们只能暗访,不能真正地去治理。而医托们也会看电视,在曝光之后,风声紧了,他们就躲起来,这可能会对相关部门治理带来不便。

 

其实,打击医托等社会违法行为,并非是仅有相关部门就能解决的,终究还是需要全民总动员。从政府角度来说,由于医托很容易在风声过后死灰复燃,所以整治医托需要成为相关部门主动,且常态的一种行为。从媒体角度来说,除了曝光,还要继续向民众传播防骗知识,做好相关部门的助手,和服务民众的角色。作为民众,首先,我们要武装自己,不要轻信陌生人,要认准有资格的医院就医;其次,我们也有义务提供相关线索,协助有关部门破案。一句话,治疗“医托”,更要官媒民联动。

 

相关新闻阅读:上网寻医问药不靠谱 多是医托在忽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