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逝者安息 给生者慰藉

程程| 2015-06-08 11:16:00
阅读()

 

6月7日,是“东方之星”遇难者“头七”祭日。救援现场举行了哀悼活动,人们面向打捞出水的“东方之星”肃立,船笛齐鸣,向遇难者致哀。截至7日18时,“东方之星”遇难者人数升至432人,有14人生还,仍有10人下落不明。

 

“你曾来过,伴人一路幸福时光;你先离去,让人泪如江水流淌。”在长江边临时搭建的祭奠台上,有人带来一束母亲最喜欢的百合花;在客轮翻沉的水域附近,有人摆上一盘苹果,放上“爸妈,想您”的卡片;有人在江边失声痛哭,悲伤难抑;更多的人,默默点燃烛光,为逝者祈福。

 

400多个鲜活的生命,悄然离去,他们的家人亲友,心里是怎样的痛!100多个小时的漫长等待,让冰冷的现实显得尤其残酷。此刻,对于遇难者的亲人而言,最大的抚慰是尽快找到遗体,做好善后工作,是尽快调查和公布事故原因,加强公共河运安全监管措施和救援能力,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得以慰藉。

 

“这么多天来努力搜寻,主要是为了使逝者早日得到安宁,使遇难者家属早日得到安慰。”参与救援的武汉航道救助打捞队潜水员汪毕华说。不管是执行救援任务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及公安、海事、航务、医疗等救援力量,还是民间自发的救援行动,大家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只为能让更多生命得到营救,能让逝者安息。

 

逝者的离去,让人再次感受生命的可贵,感受痛失亲人的哀伤。在江边,在沉船区域,面对死亡的恐惧和冷酷,他们——遇难者家属和救援者,又需要怎样的勇气,承受怎样的伤痛?

 

唯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救援者中,有一群80后、90后战士,他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直面生死,面对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尊严”。可以想象,这些父母眼里的“大孩子”,经历着怎样的身体极限和心理压力的挑战。

 

在潜水员水下救人的录音中,21岁的官东不停地给几近绝望的幸存者鼓劲儿:“别紧张,撑住,兄弟!”他甚至将自己的救生设备给了被救者,自己面对死亡的风险。

 

21岁的舟桥旅战士柴毛毛,在船舱里找到了年龄最小的遇难者的遗体。3岁的小女孩让他差点儿掉下泪来。他和战友轻轻地把小女孩抱起来,安放在船舱过道上,幻想着“小女孩只是睡着了”, “生怕惊扰了她”。

 

搜寻和护送遇难者遗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部队给战士做了心理疏导,可柴毛毛起初“心里还是挺害怕”,吓得身体发抖。 “把遇难者当成自己的亲人”的暗示,让恐惧一点点消退。 “只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就不怕了。”战士们说。

 

倾覆的船舱内情况复杂,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逝者的尊严”,搜救者们小心翼翼,想办法费力清除周边的障碍物,“不敢用力拉拽,怕把身体损伤了”。为了把被床板等物体卡住的遇难者移出来,潜水员徐晓龙水下先后尝试3次,工作了两个小时,几乎耗尽体能。

 

还有那些遇难者的遗物,也都被仔细地收起来,尽可能保持原样,因为它们是逝者留给亲友们的最后念想。

 

所有这一切,都为了给生命最后的尊严。逝者面前,说感谢有些轻薄,而所有救援者尽心尽力,为的并不是一句感谢,或者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作为,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为了面对灾难时的感同身受,为了心里的良善和悲悯,为了下一艘航船更加安全,为了其他的父母孩子能够平安。

 

如此,逝者才能安息,生者才能慰藉。

 

相关新闻阅读:长江沉船船体已完全扶正 判断已无生还可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