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舟:控烟之意不在“罚”而在“约束”

程程| 2015-05-29 19:25:00
阅读()

 

“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景区等8类场所室外受限、特殊群体烟草“隔离”……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正式实施。不同于以往,本次控烟条例并未“羞答答地开”,而是“大张旗鼓”地加重控烟处罚力度,规定违者个人最高罚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向未成年人售烟最高罚3万,……种种处罚条例,令不少“烟民”唏嘘不已。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作为手段,给吸烟者一个约束的环境,帮助他们改变吸烟这种不良习惯,让广大市民增强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才是控烟的目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控烟’与‘禁烟’只有一字之差,但却需要理性地看待。从权利角度看,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吸与不吸,都是公民个人的权利。本次控烟并非‘斩立决’,而只是督促吸烟者在不影响他人的范围内吸烟,既尊重吸烟者的权利,又维护他人‘免吸二手烟的权利’。”

 

四大特点将控烟进行到底

 

据了解,我国全面实施控烟已有十年,也相继出台了多条相关法例,比如《烟草广告法》,公共场所禁烟令,提高烟草税率等,但谈及控烟进程,只能用“跬步”来形容。然而,即将出台的京版控烟令似乎一下子就抓到“痛点”,在控烟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无疑是国版“控烟法”的一个“前奏曲”。

 

据刘双舟分析,京版控烟令有四大显著特点。其一,控烟范围史上最广。本次条例不仅明确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而且新增了室外区域也要限制吸烟的8类场所,如学校、体育场所、医疗机构、风景区等,堪称目前“国内对禁烟场所规定最全面的控烟条例”。其二,处罚力度史上最严。以往的禁烟令都是“纸老虎”没有任何法律性质的惩罚措施,所以“禁而不止”,而今年的控烟令规定了严厉的惩戒措施,并着重强调“违令即罚”。其三,责任落实最清楚。此次《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构建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局面,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其中。其四,监督措施最严密。除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上街控烟外 ,市民还可以通过统一举报电话12320、“无烟北京”微信公共账号进行投诉举报。

 

控烟最大成果是观念的转变

 

中国有超过3.5亿的烟民,约占总人口数的1/4。目前北京有419万 “烟民”,平均每天吸烟14.6支,另有超1000万人被动吸烟。面对如此庞大的烟民数量,单靠一纸“禁烟令”就能取得成效吗?

 

刘双舟认为,北京控烟难,主要难在人口密度大,公共场所多,而执法人员仅有不到1000人。另外,吸烟是烟民们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要其改变这种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惩罚上。毕竟,烟瘾对于道德观念和自我克制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力,想在公共场所禁烟,恐非易事。因此,控烟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循序渐进,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让烟民知道吸烟是有害健康的,通过劝阻监督,不断培养烟民一种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把烟慢慢地戒掉。

 

能否腰斩“天价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如此之雄厚的烟草生产实力 ,也催生了“天价烟”价格表。据了解,2008年,排名第一的限量版黄鹤楼售价达每条7000元,而排名第二的“熊猫”,每条也可达5000元。然而近日,随着轰轰烈烈地控烟令推广,笔者走访本市几家烟草专卖店发现,一是几乎找不到天价烟的影子;二是中档名烟持续断货。 一位烟商告诉笔者,“你看电视天天说禁烟,所以高价烟生意越来越冷清,即使像‘和天下’这样的天价烟,价格也只是之前的一半,售价950元/条。”

 

“有些人抽‘天价烟’往往是出于炫耀的心理,而这次控烟令让绝大多数官员不敢触碰高压线,也就削弱了把“天价烟”当礼品购买的积极性,天价烟必然要走下坡路。”刘双舟说。

 

相关新闻阅读:论“最严控烟”把“香烟文化”逼到墙角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