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论】医保“三合一”的筹资困境

程程| 2015-03-25 12:12:00
阅读()

 

近日有媒体透露,久拖不决的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将再度启程,三合一的路径已经明确,今年年底前先完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二保合一”。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后,未来再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整合为全民医保制度。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分为三块:面向在职人员的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约2.74亿(2013年底,以下同),面向城市非就业的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约2.96亿,以及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约8.02亿。三者覆盖人数超过人口数的95%(有人同时参加了两种医保)。

 

虽然三类医保覆盖的人群广,但由于分类管理和多部门运营,三项基本医保在筹资、报销和保障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极不均衡。职工医保的个人与单位的缴费水平高,城镇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水平低,但两者的保障水平相近。新农合个人缴费水平低,保障水平也低。可以说,国家层面的基本医疗保障因制度形成如此不均衡的格局,在全球大国中是非常少见的。除此以外,城镇两项医保与新农合分别归属于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管理,在管理成本、医保控费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因此,将三类医保划归同一部门管理,在筹资、报销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均等化,是一件好事。然而,医保三合一的难度很大。首先是卫生部门没有动力放弃新农合管理权,2013年新农合基金收入高达2972.5亿元,是人社部门管理医保基金收入的36%,远高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收入。卫生部门如何肯放弃对这部分基金的控制权?

 

其次,最严重的问题是基金的筹资。城镇职工医保还好,可以收大于支,其基金筹资完全来自于个人与单位的缴费,只有少部分地区需要财政补贴。2013年,城镇职工与居民两类医保收入共8248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在职职工及其单位缴费所得,平均每人(及其单位)每年缴费3000元以上。由于职工年龄结构相对年轻,职工医保基金支出要小于收入,每年结余不少。

 

问题出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目前新农合人均筹资370元,多个地方的个人缴费不到100元(包括北京等发达地区),绝大多数是政府补贴收入。而城镇居民医保也是如此。以上海为例,60岁以上居民每年筹资3300元,个人缴费340—500元不等,劳动年龄居民每年筹资1700元,个人缴费680元。筹资总额与个人缴费的差额部分由政府统筹安排。具体操作时,由市、区县财政以1:1比例共同承担60%,职工医保基金承担其余40%,也就是说,政府用职工医保来补贴城镇居民医保。

 

城镇居民与新农合两者合并的困难在于筹资与保障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以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障应该遵循“谁缴费、谁受益,缴费越多、受益越多”的原则,但中国农民多达8亿,大部分出不起太多的钱,如果将其保障水平向城镇居民看齐,其筹资的差额(人均千元以上)如何弥补?同时,合并以后,职工是否还继续补贴合并后的城乡居民?如果筹资差额大大扩张,是否会进一步加重职工及单位的缴费负担?未来医保三合一的时候,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管理权的移交,那“两保合一”、“三保合一”就变成部门争权夺利的工具,只是茶壶里的风暴,无助于填平“三保”间的制度鸿沟。

 

因此,医保的整合与改革,必须先明确政府的责任与缴费人的权利。应该将医保按筹资和保障水平进行分层,以新农合的设计思路,采用广覆盖、较低保障水平的方式,将政府一般税收作为筹资的主要来源,覆盖到目前所有的三类医保覆盖的人群,保障公民最基础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负担能力和多元化的需求,以精算的方式,市场化筹资并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以“缴费多,受益高”的原则,保障缴费人的权利,激发他们参保的积极性,而不是通过做低缴费基数等方式变相逃避参保义务。

 

相关新闻阅读:社论:“个人诊所纳入医保”是一剂良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三合一 医保 参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