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为38只猴子树“慰灵碑”:抗非典献身 它们是无名英雄

喵酱| 2015-02-15 10:50:34
阅读()

武大实验动物中心慰灵碑。

 

记者体验穿着防护服观察实验猴。

 

为抗击非典而献身,它们是38个“无名英雄”

 

武大校园立着一块“猴碑”

 

也许很多市民都不知道,在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动物实验楼左侧的空地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这块被命名为“慰灵碑”的石碑正面刻着一行大字:“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背面的碑文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慰藉首批为研究抗SARS病毒疫苗、药物献身的38只恒河猴”。

 

那么,这块“猴碑”是什么来历,背后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6吨重的花岗岩

 

来自神农架

 

1月18日,武汉晚报记者走进武汉大学医学院大门,穿过几条小路,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小院,院门口挂着两块牌子: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ABSL-Ⅲ实验室(简称A3实验室)。

 

那块“猴碑”就安放在小院里一栋灰色小楼旁。中心副主任李湘东说,每逢清明节或赶上做完实验,医学院的学生们都会自发地来此献花。

 

风雨侵蚀,原本金色的碑文已变得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见:“此重16吨花岗岩巨石,受天真地秀,纳日精月华,于神农架南麓山涧中沉睡万年之久,经采做碑。”

 

李湘东回忆说,2003年5月,这个动物实验中心刚建成,正赶上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地展开SARS疫苗研制实验,急需足够大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动物实验室。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一眼相中了这个实验室,决定把新研制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猴体实验放到这里进行,18只猴子为此献身。后来还完成了抗SARS病毒多肽药物的动物实验,又有20只猴子献身。

 

2004年4月28日,以这38只猴子为纪念对象的“猴碑”落户动物实验中心。时任中心主任孙理华教授现在已退休了,谈起这件事,他的话语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敬重情怀:“我们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每一个进展,都与实验动物分不开。把动物列入道德关怀的范围,这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人类的爱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他说,当初选择从神农架采石,是考虑到神农架是猴子的天堂。

 

实验为什么会选用恒河猴?李湘东的回答是,恒河猴别名猕猴、黄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因为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关键是生理上与人类比较接近,是医学研究中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按照要求,实验动物必须是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清楚,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要得到有效控制。

 

一次简单的注射

 

曾令人高度紧张

 

2003年10月13日晚,来自四川养殖基地的18只恒河猴运抵动物实验中心。此前,从武大医学院各部门挑选的23名专家和骨干提前住进了隔离区。实验人员按低、中、高3种剂量,先给猴子注射了SARS疫苗。

 

为了做SARS疫苗评价实验,接下来给这些猴子接种SARS病毒,即攻毒。这是一次非常关键的实验。时任主管实验师王勇对此记忆犹新。

 

那年11月5日,是给猴子攻毒的日子。内衣、隔离服、防护服、三层手套、二层口罩、一次性隔离服、防护眼镜、呼吸面罩、深筒雨靴……实验人员全副武装进入A3实验室。上午11点,装有 SARS病毒的一个铝合金盒子抵达实验室,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与SARS病毒如此近距离接触。

 

王勇和实验员鲜巧阳一起给猴子攻毒。平常很简单的注射,此时变得很复杂,一是因为猴子不会配合注射,二是因为操作空间狭小,实验人员必须将手从猴笼有机玻璃门上的两个小圆窗口伸进去,才能进行注射。

 

王勇先关闭负压柜的送风,把排风开到最大,再打开挡板按钮,把猴子挤压到靠近窗口的地方,让它无法挣扎,王勇顺利地完成了麻醉。

 

随后,鲜巧阳从铝合金盒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注射器,注射器里装的就是SARS病毒,他先把注射针头上的套子取下,然后针尖朝上高举注射器,以防闪失。

 

交接注射器时,鲜巧阳按王勇能顺手拿到的角度,把注射器递给他,两人的目光一直盯着针尖。王勇一只手触摸猴子的气管,在找准位置后,另一只手注入SARS病毒。当天下午5点,所有猴子攻毒完毕。走出实验室,他们才发现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

 

王勇现在是A3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负责人。他说:“实验人员在里面的每一个操作,都要接受生物安全委员会的风险评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