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药方是希望,比治愈更深的是抚慰

喵酱| 2015-01-23 14:22:01
阅读()

 

抚慰:开出“希望的处方”是医者仁心的精髓

 

我们在评判一位好医生时,一定是强调其精湛医术的同时还具有一颗医者仁心。归根到底,医生医治的是“心”。患者求医求的是“希望”!最高明的医术是能够给患者开出一剂“希望药方”。比治愈和帮助更深层次的,是抚慰,“永远在抚慰”!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永远在抚慰

 

医生为病人看病,到底在看什么?当病人来到医生面前,他(她)到底想得到什么?医生与患者,互相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看似逻辑简单的问题,实际却并不简单。

 

中国自古论医德,讲师德。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中,师者要维持人们精神灵魂的健康,医者要维护人们肉体的健康,而生理的健康和精神心理的健康是不可分割的。人生在世四个字,“生、老、病、死”,哪个字离得开医生?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孩子是在医院出生而非是在家中,同时也取决于有多少人是在生命最后一程得到关怀而非凄苦地离去。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始终从痛苦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而医生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00年前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特鲁多医生,其墓志铭上写有这样一句话:“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永远在抚慰。”(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这句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医生在人们的生命里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治愈:不应是医者的全部追求

 

很多年前,我有很严重的咽炎。几经辗转,多方求医,最后来到一著名医院找到治疗这方面疾病的权威专家,也是我的东北老乡。医生问:“咋啦?”回答:“咽炎。”“嗨!我也是。”于是那一瞬间,明白了,我俩还是聊点别的吧。

 

有些疾病无法苛求“治愈”,也不应苛责医生“凡病必愈”。与疾病共同生活、带病生存,其实是一种智慧,也是符合疾病客观规律的处理方式。“偶尔去治愈”,看似悲观,其实不然。这恰恰是一种相对客观、从生命动态角度出发的科学理解。

 

我相信世界拥有一种平衡的力量。就像曾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向披靡的抗生素,到如今却面临细菌耐药性超强增速所带来的人类将无抗生素可用的危险境遇。相信某一天,人类一定会战胜癌症;但同时,也一定会有新的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出现在人类面前。

 

因此,如果把“治愈”作为医者全部的追求,则永远存在一个尽头和极限。也正因此,才要强调“常常去帮助”,而这体现为全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崇尚和提倡,以及专业医学转变为大众科普的推广和接受。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两亿,并于此后呈现快速增长。面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急剧扩张,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此时,社会给医生提出一个新的挑战——医生除了治“病”以外还应该做什么?

 

帮助:“治未病”是价值所在

 

古人的智慧总结道,“大医治未病”。换成现代的语言和理解就是:医生多做、早做医学科普,指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少生病,少就医,这才是医生最大的荣光。我们如何从储蓄金钱转变为储蓄健康,如何实现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急症能够有效治疗而不转化为慢病,这应该成为当下中国人努力追寻的一个方向。

 

“没事儿不去医院,有事儿才跑医院”,是很多人长久以来的一个观念。其实,通过一份体检报告,医生可以从中发现潜藏的健康隐患,进而对其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和指导,将可能的病变消灭在萌芽中,这就是医生“常常去帮助”的价值所在。

 

多年前,我曾经是一名“准高血压患者”。那段时间天天为头晕的症状所困扰,终于有一天去医院看医生了。一量血压,已然达到临界高血压值。遵医嘱,开始服用降压药。然而,“高血压一辈子用药”的压力和抵触难以平息。经过短期的一段用药后,我在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教授的指导下,调节饮食和心态,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慢跑,并将这一运动习惯坚持至今。

 

最高明的药方是希望

 

近两年来,我的血压始终很好地控制在正常值,而这必须归功于来自医生的“常常去帮助”。

 

中国有个怪现象,“买得起棺材不买药”。通常情况下,“药价”相对于“棺材钱”是小钱。日常所做的医学科普,如心肺复苏、抗震救灾等应急救治就好比是“买药钱”,而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投入,当灾难发生时,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花费高昂的“棺材钱”。

 

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再次暴露出现场志愿者和普通群众缺乏第一时间快速救治的素质。德国科隆也曾发生类似的踩踏事件,由于现场志愿者普遍具备紧急救治的能力,很多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因此急剧降低了那次事件的死亡率。

 

急救素养的培养和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一样,功夫需要下在平常,需要医生去做科普,需要“常常去帮助”。那么,作为医生,你是否有参与到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实际行动中呢?其实,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所谓无法治愈的疾病或许就会治愈,这种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治愈的一种方法。

 

抚慰:开出“希望的处方”是医者仁心的精髓

 

比治愈和帮助更深层次的,是抚慰,“永远在抚慰”!

 

我们在评判一位好医生时,一定是强调其精湛医术的同时还具有一颗医者仁心。归根到底,医生医治的是“心”。患者求医求的是“希望”!最高明的医术是能够给患者开出一剂“希望药方”。

 

当一名极度悲伤和绝望的患者来到你面前,作为医生,所能给予的除了恰当的医疗救治,精神心理的抚慰完全可以起到生理上痛苦的减轻。一组对癌症患者幸福指数的调查数据显示,令人吃惊的是,癌症患者并不比一般人更不幸福。其原因在于癌症患者一直是被希望所牵引,他(她)从医生和家人那里得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佛教里有四个字,“慈”、“悲”、“喜”、“舍”,台湾慈济(即台湾的佛教慈善团体)将其对应到了四个职业当中。“慈”容易理解,是一些做善事的人或工作;“喜”对应的是文化产业;“舍”对应的是教师职业,授之以渔;“悲”对应的则是医生职业。这里的“悲”意指“悲悯”,是佛教所宣扬的行善中的最高境界。

 

有的医生有时候会说,“晚了,为什么不早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字字句句都足以摧毁患者和家属的希望和耐心。

 

另外,我们现在很多医院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患者需要到医院的不同楼层完成各种交费、检查、治疗、取药,在身体不适加之忙乱晕眩的奔走过程中,不良情绪很容易积累达到临界点,某个医生或护士的哪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引爆怨忿的火花。而在我走访的台湾多家医院,这样的情况恐怕很难出现。患者除了在诊室直接面对医生,其余事项都由志愿者引导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台湾医院志愿者仿佛医患之间的一层“润滑油”,服务了医患双方,也保护了医患双方。

 

为什么国内当下的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其中一个现实是,我国巨大的医疗需求令医护人员疲惫不堪、耐心消磨殆尽,而患者往往是怀着很高甚至过高的期待来到医院,于是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依赖也因此越来越抱怨的心常态。因为对医生有期待、有需求,因此更容易有抱怨。正如慈济的证严法师所说“被磨的石头才最亮”。医生职业就好比被打磨的石头,其所遭遇的委屈也是打磨的过程,是医生这一特殊职业赋予医生的巨大成就感。

 

智商可以成就一名医生,而只有情商,才可以成就一名好医生。医学是科学,科学就有成功也有失败。医生不应该忘记,情商和抚慰原本就是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当从人性的因素来看待每一个患者的时候,你会发现,仅仅靠手术、药物是无法治愈疾病的,只有情感的抚慰,才可以让大多数患者更好地生存。(媒体根据白岩松演讲整理)

 

相关新闻推荐:上海医院开医患关系课 沟通比“习武”更重要

分享到:
关键词: 抚慰 药方 希望 医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