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网上国家队”让伪健康无所遁形

喵酱| 2014-09-22 14:43:54
阅读()

 

网络上的医疗健康知识鱼龙混杂,各种打着医疗健康旗号的“伪健康”知识大行其道,让老百姓无所适从,国民亟需靠谱的医学科普。而“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这个旨在搭建权威医学科普的网络平台21日在京启动,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面向全国所有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含)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学专家公开招募词条作者和编辑者,组成医学科普的“网上国家队”。

 

“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是在原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年多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为落实该项目始终专注于权威医学科普,动员、聚集了一批名医名院参与科普内容的创作,制定、运行了一套有效的科普内容质量把控模式,产生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原创优质医学科普内容。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通过与百度百科合作,运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特长,传播权威医学科普知识。目前已编辑完成了8000多种常见病词条,每天有约300万网民通过百度搜索浏览百度百科词条进行查看。

 

伪健康传播危害大

 

“人生路上,你不得不知的十大健康知识”、“七大营养素,助您延年益寿”……微信朋友圈里疯转的健康知识,在权威专家看来啼笑皆非,有的甚至危害不浅。近年来,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渴求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健康传播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健康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但良莠不齐,“海量”健康信息让公众难以辨别孰是孰非,各种“伪健康”传播也夹杂其中、时隐时现。伪健康以健康传播为幌子,在各类媒体中传播一些真伪参半的养生观点。此类“伪健康传播”貌似科学,从总体上看,他们传播的医学观点似乎言之成理,但细节上漏洞百出,有些观点甚至是危害健康的。

 

权威健康科普让伪健康无所遁形

 

伪健康为何会大行其道?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说,大多权威营养专家“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造成了营养知识传授的空白。专家解释,科普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专家学者参与,可繁重的科研教学工作占用了专家有限时间,且与科普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调动医务人员主动科普的积极性。此外,缺乏沟通讲解技巧,开口晦涩难懂,成了权威专家说科普的尴尬。

 

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领域。面对国人对健康知识巨大的渴求,引导国人避免“偏听偏信”,接受权威健康科普的需求迫切。“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的启动,和医学科普的“网上国家队”的组建,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权威医学专家以“对话”姿态层层传播科学健康信息,可有效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让各种“伪健康”无所遁形。

 

相关新闻推荐:朋友圈最流行的健康谣言

微微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