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人群面临心血管“疫情”
29 日,我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发生猝死,其中80%患有冠心病。目前我国冠心病的患者正日趋年轻化,其中,公司白领、媒体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等从事大量脑力劳动的职业人群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本次调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2014年3月至5月30日,利用腾讯健康和新浪健康公司的网络平台,通过关于“职业人群心血管病风险人群网络调查”的问卷形式进行。结果显示,参加本次网络调查者,中学以上学历占98%,多数在办公室工作(78%),中青年占82%(<50 岁),城市居民住为58%(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女性为67%。
参与调查者的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比例分别为28%和18%,直系亲属有猝死的为5%。其中,有21%和21%的人报告自己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14%的人吸烟。还有7%没测过血压,23%没测过血脂,17%没测过血糖。认知到吸烟、大量饮酒、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和糖尿病与心脑血管有关的人均不足40%。即使是肥胖和高脂血症等传统的危险因素,也仅有2/3 的人知晓。89%了解胸痛和胸闷等是冠心病发作的表现。但仅31%了解当怀疑冠心病发作时应叫救护车去医院;认为应自行去医院的比例最高,为42%。仅有9%的人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30%的人知道在怀疑冠心病发作时应服用硝酸甘油。23%的人知道猝死的主要死因是冠心病。
参与调查的对象教育水平与心血管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成正相关,小学教育水平对猝死原因的知晓率不足2%,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知晓率近60%。
本次调查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增武教授介绍,针对此,该调查依托国家“十二五”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旨在通过网络调查,在更大范围了解职业人群对冠心病发作症状、危险因素、干预手段认知,从而向公众传递心血管病的防治信息,为指导策略提供参考。
几位专家表示,该调查表明了职业人群自我健康意识差,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干预手段的认知较低。很少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而教育水平是影响参与对象防治知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正面临心血管病‘疫情’,必须积极应对。”王增武介绍,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估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约350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因此,应对我国心血管病危机,应当把提升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结合我国国情,推动国家行动,从而制定心血管病防治战略。“与会专家均希望,做好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关键是实现战略转移:从重治疗、轻预防,转向预防为主、防治合理布局。
目前我国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存在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可以说,从现在到2025年是我国应对心血管挑战、实现医疗保健服务的战略转型期,急需从追求患病后甚至终末期的高成本生物技术,转向上游患病前的预防与健康促进。
我国职业人群心血管风险令人堪忧,应引起人们对此的重视。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职业人群冠心病防治知识的普及,降低职业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关新闻推荐:六成心血管病人用药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