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爆炸事件伤者急缺人造皮肤
昨天是爆炸事故发生后第五天,昆山“8.2”爆炸事故最终造成59人遇难,126人受伤。虽然伤员病情正在好转,但仍旧面临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人造皮肤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缺乏人造皮肤之外,他们还要面临两大难关,一个是感染关,还有一个修复关,也叫康复关。
江苏昆山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微博“昆山发布”昨天晚上发布消息称,昆山公布了“8.2”爆炸事故伤亡人员DNA比对及住院人员核实信息。该数据截至时间为昨晚7点55分,共比对了185人的DNA,其中遇难人员共59人,受伤人员126人。
昨天,是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第五天。由于事故性质,受害者基本为严重烧伤,无法分辨样貌,很多伤员陷入昏迷,无法说明身份。因为没有办法第一时间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状况,等待中的家属无比煎熬。河南南阳的董川彬就是至今还没有得到亲人消息的家属之一。他的女儿、儿子和儿媳都在爆炸的车间。在与孩子们失去联系后,他们一家七口花了4000块钱包车连夜从老家赶到昆山,但是赶来后只找到了女儿,儿子和儿媳依然生死不明。等待DNA比对结果的这几天,家属们在昆山市国际会展中心的家属接待大厅里经历的,就像几年那么漫长。
死者已矣,生者戚戚。为了抢救幸存者,昆山医院方面正在与死神进行争夺。由于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伤员多数是大面积烧伤。他们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休克,而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抗休克”。经过多方协力,部分伤员病情稳定,闯过了休克关。还有部分伤员已经开始手术。不过,术后的他们仍将面临感染和修复关的考验。
目前,昆山8·2爆炸事故的部分伤员已经转运到南京多家医院救治。其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病例最多,伤情也最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史兆荣介绍,第一批伤员到达后,医院第一时间进行了检伤分类,开辟绿色通道,腾出抢救床位。尽管目前伤员还在抢救室,但是其中大部分已经清醒:
史兆荣:每个病人基本上有五个人的一个治疗小组,还有一个十几人组成的专家组,24小时全过程进行指导,对每一个病人设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每天早晚两个大查房。
目前所有收治伤员已经度过了休克关,但是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史兆荣:这批病人除了烧伤以外,大部分合并呼吸道的烧伤,还有爆震伤,爆炸以后产生的冲击波对内脏损伤,比如心脏、肺、肾都是复合型的。
伤员入院后,医院还特别邀请了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的专家治疗团队指导救治工作,举全院之力救治伤员:
史兆荣:尤其是我们治疗的成员还有多学科的专家,每天晚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还有相关的其他科室,只要有需要随叫随到。
为了减轻烧伤病人的痛苦,医院专门为患者购置了一批悬浮床:
史兆荣:现在我们有七个,全部用上了,我们从网上买了连夜运来的。病人可以悬在空中,全部的体表面积都不受力。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这批伤病员救治好。
除了南京,上海长海医院、解放军100医院等医院也相继对闯过休克期的伤员开始手术。长海医院收治了10名危重病人,昨天,其中的3人已接受手术,其余7人会在本周内相继手术。3位伤员中一位烧伤面积达100%,另外两名均超过90%,手术将切除他们四肢的坏死皮肤。
长海医院烧创伤科副主任朱世辉:后边大概主要分两关,一个是感染关,还有一个修复关,也叫康复关,我们防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尽早地把坏死的组织去除。
爆炸事故伤员的病情正在好转,但他们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人造皮肤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遇到大面积严重烧伤的病人,如果其正常皮肤所剩无几,缺乏自体皮源及时封闭创面,常常引起创面及全身严重的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有可能危机生命。人造皮肤,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先建立一个胶原的皮肤“支架”,再把皮肤干细胞“种植”在支架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长”出“人工皮肤”来。由于国内现在没有建立皮肤细胞库,而且国内公司目前的产业化能力仍在建设中,所能供应的人造皮肤与实际救治需求差距还很大。
由于手术需要大量的人造皮肤,目前,江苏华亿细胞组织工程有限公司正加班加点组织生产。
公司总经理郭悦明:目前这次昆山事件我们大概提供了六万平方厘米的皮肤,我们现在在抓紧组织生产,估计在一周内可以提供三十万平方厘米。
郭悦明表示,由于产能受限,江苏华亿细胞组织工程有限公司供应的皮肤目前仅用在伤员的脸部等关键部位。
另据记者昨天从国务院江苏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获悉,“8·2”事故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相关新闻推荐:昆山粉尘爆炸已致69人遇难 京沪数百医疗专家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