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年发30万起 诈骗金额高达100亿
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手法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发短信,到邮寄快递包裹,到“警方”查封账户等单一手法,再到“电信”、“税务”、“检察院”轮番上阵的连环套,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公安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30多万起,被骗金额达100亿元以上。
“我这里是110报警中心,您的信用卡被刷卡消费3000元。”近日,家住天津市的刘女士接到尾号为“110”的电话,这类电话,刘女士深表怀疑。因为之前,她就已经接到了如“法院传票”、“邮局邮件”等诈骗电话。为核实真假,刘女士还专门上网搜索了一下该电话,果不其然,在某软件公司的电话卫士显示中,该电话号码被上千人标注为“骚扰电话”。
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刘女士一样小心谨慎,公安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30多万起,被骗金额达100亿元以上。
各地警方对类似诈骗行为屡屡打击,但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电信诈骗手法花样繁多呈产业化运行
“发生在新疆的诈骗案件经历了从街头迷信、丢包诈骗到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发展过程。从当年的‘猜猜我是谁’到‘购车退税’诈骗,其间还夹杂虚假中奖、信用卡透支等40余种诈骗方式。其中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多发,且增速较其他诈骗犯罪类型更为明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高兆毅说。
2013年3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成立了新疆首支打击电话、短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里的民警均是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手。
“电信诈骗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犯罪,诈骗手法简单,极易传播、仿效。目前,犯罪嫌疑人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处心积虑炮制新骗术,利用电子高科技成果实施远程犯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业队教导员刘林岗说。
从新疆警方侦破的案件来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一般由三四个人组成“工作室”,不轻易接纳“新人”入伙,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
近几年,随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电信诈骗团伙纷纷变换手法,以“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的方式,精心布设电信诈骗“连环局”。
“不久前,我们破获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办案民警查获了由犯罪团伙撰写的3000多字的‘专案组警官’剧本。‘剧本’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诈骗,如第一个人先扮演专案组民警,打电话称对方银行卡涉嫌洗钱,留下‘某专案民警’的电话号码,让受害人核实,其他人再冒充当地110民警来‘证实’‘专案组民警’身份。针对受害人的不同反应,‘剧本’都给出了应对的‘剧情’。整个诈骗流程分多步,分别由不同层面的骗子负责,步步诱导,陷阱重重,令人防不胜防。”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业队大队长王海说。
“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性犯罪,受害人即使足不出户也可能受骗。诈骗分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翻新手法。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采取甲地开办手机卡、银行账户,乙地实施诈骗,丙地银行取款,丁地分赃等跨地域多点作案。电信诈骗犯罪跨国境、跨区域作案,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涉及话务平台搭建、电话诈骗、银行开户、转账取款、技术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产业链’。”高兆毅说。
犯罪嫌疑人多为“心理游戏”高手
“受到马航班机失联影响,您所预订的航班已经取消,请拨打电话×××了解详情。”按着短信提供的400号码拨打过去,“客服人员”马上会解释航班因为马航事件发生调整,必须立即改签,否则可能影响行程。当“改签费用”打入指定账户,一场骗局宣告成功。
在各种电信诈骗另一头,骗子们的新闻意识总是那么强。从前段时间的“爸爸去哪儿?”“我在东莞被抓”,到“马航失联”,很多社会热点话题都会成为编写诈骗短信和剧本的新素材。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副支队长韦健最惊讶于各类集团诈骗手法的不断演变与升级,“诈骗讲究的就是心理学,我看到过一个诈骗集团的剧本,把我看呆了,因为写得实在太绝了。显然写这个本子的人精通心理学,它设置了很多场景,完全掌握你的心理动态,比如他问你一个问题,你可能有四种回答,哪一种回答怎么来应对你,你基本上逃不掉。最终目标就是把你圈进去,建立一个信任模式。”
韦健透露,一个好的“剧本”可以用很久,几句话就可以把受害者的身份背景、资产状况摸清楚。
犯罪分子最早的诈骗手段是“中奖”,利用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后来是“猜猜我是谁”与虚拟绑架,抓住的是亲情;现在则是利用政府公信力以及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
很多人认为被骗的人很傻,还有一些人认为打电话的骗子也很傻,因为一开口就能听出来福建口音。韦健认为这与智商无关,而与概率有关。
“虽然整个诈骗的过程漏洞百出,但它厉害之处就在于能抓住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