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鲜绿粽叶”多是铜超标 严重可致肾衰竭

喵酱| 2014-06-03 17:45:55
阅读()

铜含量较高的两种鲜粽叶(左、中),水煮后依然保持青绿色。

 

2两种鲜粽叶煮后依然很绿

 

实验目的:验证粽叶水煮后的颜色变化

 

实验样品:“华鹤”“又一春”2种铜含量高的鲜粽叶,以及未检出铜的1种干粽叶

 

实验时间:5月29日

 

实验过程:记者把3种粽叶分别放到锅中,在水中煮沸5分钟,然后把煮后的汤液倒入碗中,查看粽叶颜色。

 

实验结果:按照多位专家的支招,正常粽叶经高温蒸煮,颜色一般会发暗发黄,水偏黄色,而“返青粽叶”煮后则仍然青绿诱人,水变绿。

 

记者一一对照,发现无论是干粽叶还是鲜粽叶,煮后的水颜色都有变化,不过含有铜的粽叶,其水的颜色要更深一些。但此前未检出铜的干粽叶,在煮后颜色变得更暗黄了一些,而有高含量铜的两种鲜粽叶,颜色变化不大,依然保持青绿。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拿过铜含量高的鲜粽叶后,手上能闻到一股残留的刺鼻味。

 

■漏洞

 

粽叶铜标准“千呼万唤未出来”

 

参照食品标准,实验中一款粽叶超标近百倍

 

记者发现,早在2008年媒体就报道称我国正酝酿出台首部粽子国家标准,其中提到针对“返青粽叶”现象,国标拟规定粽叶必须是纯植物,不得人工添加任何东西,对粽叶的铜离子含量拟设最高限量。

 

但昨天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暂无最新消息,粽叶铜限量标准始终“千呼万唤未出来”,导致目前缺乏专门统一的限量标准。

 

因此实际测试中,参照的标准并不一致。记者从一些检测机构了解到,目前多数都参照的《食品中铜含量限量卫生标准》中食品铜含量≤10mg/kg(1mg/kg≈1PPM),比照这个限量,此次测试的2种粽叶,超标33倍和98倍多。也有地方提到粽叶含铜量不得超50mg/kg(相当于50PPM)的行业标准。在国际上,据称只有欧洲设定了粽叶铜含量为不超过500mg/kg(相当于500PPM)。

 

也有专家指出,粽叶中的铜究竟会有多少游离到粽子中,目前尚无相关研究。

 

■影响

 

“严重铜中毒可引发肾衰竭”

 

粽叶那么“鲜绿”是怎么回事呢?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粽叶采摘后,颜色肯定会发生变化,大多数粽叶会呈深绿偏灰黑色或黄色。即使是新鲜粽叶,多次高温蒸煮后,颜色也会变暗,不可能一直保持鲜绿。

 

但一些商家为了让粽子和粽叶卖相好,往往会采取化学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硫酸铜、氯化铜等原料,让已失去原色泽的粽叶重新变绿,因此被称为“返青粽叶”,可能会附着含量较高的铜。如果使用的是工业级的硫酸铜、氯化铜,除铜外,还可能夹杂砷、铅、汞等重金属。包粽子一旦用了这样的粽叶,这些重金属会游离到粽子,人如果长期或大量食用,可能引起铜中毒,出现肠胃炎,皮肤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肾衰竭

 

相关新闻:买粽子注意保质期 最短3天最长18个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