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有名无份 基层医网难筑牢
据了解,一体化管理后的村医作为不在编的医生,介于正规医院与私人诊所之间,没有工资、保险,却支撑一个村的基础医疗,有医“名”而无医“份”,毕业生不愿去基层,村医岗位无人问津,而现有村医又举步维艰,基层医疗网络岌岌可危,基层健康谁来保障?
村医干公家的活、吃自个儿的饭
记者采访了解到,村医有医的“名”,没医的“份”。一体化管理后的村医作为不在编的医生,介于正规医院与城市私人诊所之间,没有工资、保险,却往往支撑着一个村的基础医疗;自收自支,却担负着公共卫生等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干公家的活,吃自个儿的饭。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卫生局副局长郭淑芹说,国家虽然把村卫生室纳入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并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但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未能得到明确的法律定位。乡村医生技术能力、工作强度和行业风险不同于一般农民,但目前身份仍然是农民,享受不到与职业相关的待遇。
记者采访了解到,村医没有工资,老无所养,未来生计成隐忧。河北满城县西新章卫生室人员2012年全年的各类补助合计2万元,诊所4个人,平均一人一年只有5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医生一个月挣400多元,这400多元包括要无偿建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无偿出诊、输液、诊断。
郭淑芹说,目前,乡镇卫生院已实行了全员聘用,全财政拨付,收支两条线,工资由政府拨款;而同样由政府规定实行零差价销售的村卫生室,却不让挣钱,又不给工资,政府补助的少再经过层层下拨,到村医手上的钱根本无法养家糊口,最让村医忧心的是没有退休金。
乡村医生最担心的是医疗事故和纠纷,因为一个事故甚至不是责任事故的纠纷,村卫生室就得关停走人。保定一对夫妻开的诊所,疑似过敏死亡,病人家属不走鉴定,不通过法律,纠集人围攻打砸和“闹”,最后夫妻俩不敢进村子,最终赔了19万元才算平息。
村医岗位“无人问津” 三级卫生网谁来守护?
2012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新医改背景下的存疑生存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指出,零差价实施后,收入有减少的卫生室达98.2%,因药物品种有限而不去村卫生室就医的患者比例高达72.5%。过去村卫生室自己经营,挣的主要是药品加成,零差率后,卫生室难以维持运转。
郭淑芹说:“保定对村卫生室按照一村一室进行了整合,新建的卫生室虽然宽敞整洁,但水电等成本也高了。如一个100平方米诊室,冬天电暖气一个月的电费就600多元,过去的诊室虽然条件差,但支出少。有的村卫生室经过半年运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能关门走人。”
村医岗位无人问,能干的人引不进,干得好的留不住,这让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中心医院院长温秀玲感到焦虑。“当前村医人心浮动、青黄不接、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坚守在乡村医生岗位上的普遍年龄大。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村甚至‘有室无医’。”
温秀玲说,医学院校毕业生因待遇差、条件艰苦不愿意到村卫生站工作,一些技术相对较好的乡村医生,往往通过考试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有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因为工作出色调到了县医院,致使最基层的医生队伍后继乏人的现象更为突出。长此以往,是否会危及到新医改的成果,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