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因性反应”解释中毒未免太牵强

cuteyy| 2012-04-01 16:30:49
阅读()

  近日,贵州织金县八步小学学生在食用早餐后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后来有关部门解释为“群体心因性反应”,令许多家长和网友难以接受。

 

  由于涉及到营养改善计划及蒙牛的产品,引发媒体普遍关注。据介绍,由贵州省、毕节市疾病控制中心组成的专家组调查后表示,该中毒事件与学生食用的面包和牛奶无关,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是学校个别学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别学生因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呕吐,造成现场所有学生情绪异常焦虑、紧张,使他们产生心理暗示,并形成不舒服的感觉。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再次成为官方的解释,那么,到底什么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发生这种情况需要什么条件?如何区别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还是“群体性食物中毒”呢?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多发生与共同生活经历、观念基本相似的集体中。起初有一个人发病,可能是癔症或是其他精神障碍,周围目睹者受到感应,出现类似症状。通过自我暗示或者相互暗示,可短期内呈现爆发性流行。

 

  群体性癔症并非不可控制事件,大部分事件迅速发展以致不可控制,主要应归咎于不能尽早明确识别,使人们焦虑、恐惧的心理更加紧张,如此使人们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且这种紧张气氛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因此,“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其实就是癔症的群体性发作。

 

  癔症的发生其实是有一定条件的,比如一般患癔症的人个性方面往往有一定缺陷,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带有表演性,依赖性也比较强,富于幻想,暗示性高,还特别关注身体的感受。也有人从心理学上解释癔症是,在面对困境或危难之际,人们无法处理现实中的困时,潜意识里采取某些癔症发作方式来逃避责任和缓解压力。另外,在医学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癔症,不能从简单的行为判断,一般需要有精神科和心理科学科背景的医生来诊断,需要做精神科检查、心理评估以及性格测试等。

 

  因此,当我们理解了“癔症”,就可以将“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理解为一种负性情绪或者说暗示在群体中的播散或者传染。如同传染病,要形成“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这也是与“集体食物中毒”做区别的重要途径。

 

  首先看是否有传染源,即是否先有人因为服用变质或中毒的食物而开始出现身体异常。一般来说,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与群体性食物中毒,都会先有个别人出现身体不适,但食物中毒肯定有服用变质或者中毒食物的前提。通过媒体报道来看,织金的很多学生和家长以及部分老师均提出,孩子们食用的另一种早餐食物“金丝汉堡”面包出现了发霉现象。若属实,这从根本上支持食物中毒的判断。

 

  其次,要看一下是否有群体性发作的诱因。这又分为直接诱因和间接诱因。食物中毒事件均有明确的诱因, 群体性癔症事件中可以没有明确的诱因,因此,如果没有明确诱因则提示很可能为群体性癔症事件,这是群体性癔症事件的重要条件。在这次学生类似中毒事件中,有明确的服用早餐的因素,因此,通过这一条更倾向于食物中毒的判断。

 

  再看一下间接诱因,即引发的间接因素。群体性癔症事件在某些特殊的背景(环境)下更易暴发,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疲劳、体弱,环境拥挤、通气不良、潮湿等间接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导致群体的生理抵抗能力下降,同时引起心理应对能力下降。所以这一条目只是群体性癔症事件暴发的促进因素,并非群体性癔症事件的必要条件。在这次事件中,通过报道来看,没有这些类似的间接因素,因此不支持“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判断。

 

  然后,我们要看一下是否有传播途径,即是否有相应的情绪传播的可能性。

 

  在这次事件的报道中,当天下午曾有记者联系织金县教育局张局长。该局长称:“发生食物中毒学校的学生都吃了一样的营养午餐,目前初步调查和吃的东西有关系。除了八步中心小学,八步另外16个村领了营养餐的小学中,有8个村级小学也存在学生食物中毒情况,另外8个村级小学在接到通知后停止了给学生发放营养餐。营养餐是八步中心校签约的一个承包公司提供的。目前食物中毒的学生已出院,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也就是说,如果张局长所说属实,那么不仅是八步小学出现问题,其他小学也出现类似的问题。这些小学之间是无法传播所谓的负性情绪的,所以,通过这个报道来看,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更大。

 

  群体性癔症事件是一种心因性反应事件,与反应者的心理素质和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精神紧张、学习疲劳、成绩不良、身体素质较差等“弱势群体” 更容易发生。“女性为首发者”和“病例中女性比例居多” 这两个条目也说明了“弱势群体”的发生率要高些,因为同年龄的女性相对同年龄的男性来说心理承受能力要差些,更易受到外界暗示的影响;贵州这次事件中这两方面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对于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而言,未接触某种疑似病因者也有发病;而中毒事件中“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使用者不发病”。所以这一条目是区别中毒事件与群体性癔症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这次事件中,通过媒体的报道来看,出现问题的学生都服用了早餐,因此,这一条不支持“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判断。

  因此,通过现有的各方面的报道来看,这次事件更倾向于食物中毒的判断,政府在这件事情上需要进一步澄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