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维权日:走私冻肉链条遭曝光
冲击
走私挤垮正规客商
一位肉品批发商告诉记者,“如果是正常通关,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各种税费加起来要23万元人民币,而走私成本则只要2万元人民币。”
“东兴有许多大老板是专门帮贸易商清关的。”一位匿名报关员向记者透露,“剩下的事,一般的物流公司都可以搞掂。”
“嘟——”3月初的一天,凌晨3点钟,一辆挂着桂A车牌(广西南宁)的大型货柜车鸣着喇叭,驶离广州钟林收费站,不出半个钟头,就进入了市广路。
许多年前,打私人员便发现,钟林和沙贝等收费站是拦截走私冻肉的好地方。小程在边检部门工作多年,曾多次参与打击走私冻肉的行动。他告诉记者:“只要是凌晨两三点钟,你往那些收费站一站,看到的货柜车很多是广西来的,高峰期每天有两三百辆。”这些货柜车,每辆都拖着数十吨的冻肉,在拂晓前,奔往同一个目的地:大罗塘。
“大多数走私冻肉都是从广西东兴过来的。”小程告诉记者,紧邻越南的东兴口岸,一直被业界看成是走私活跃地带,甚至一些被禁止进口的冻肉海运到了香港后,也要绕道越南,从东兴进入中国。番禺某老板便常年帮几十家批发商收单,把冻肉从香港取道越南运回番禺,其向警方供述,一个25吨的标准货柜收手续费56000元至58000元,然后再以52000元至53000元的价钱转包给一些物流公司,“每天可以做8至10个标准柜。“
一位肉品批发商告诉记者,“如果是正常通关,价值100万元人民币,各种税费加起来要23万元人民币,而走私成本则只要2万元人民币。”
“东兴有许多大老板是专门帮贸易商清关的。”一位匿名报关员向记者透露,“剩下的事,一般的物流公司都可以搞掂。”
3月11日,已临近晚上11点了,广州五山地铁口周边的数十家流动宵夜档前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金万银已经在附近做了3年的牛杂生意,即使在物价高企、肉价被炒到“快爆”的时候,大罗塘的上家仍能给出让这些街头小贩可以接受的好价钱。当走私冻肉大量冲击市场时,金万银等自然也成了这条灰色利益链条末端的无数个圆点。“只要勤快点,每月赚个五六千块钱不是问题。”金万银说。
走私泛滥,首当其冲的是“做正规生意”的商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侨居阿根廷的广州商人老万就再也没有涉足肉品生意了。
10年前,老万开始穿梭于南美各国,为中国的贸易商采购肉品。刚开始那几年,他确实赚了一笔。“尽管那时候中国国内的物价还没有目前这么高,但是因为能拿到的单很多,收益还是很可观。”老万说。
就在肉价行情一片看好的时候,老万的生意却来了个急刹车。“走私抢单太疯狂了,根本没法跟他们竞争。”老万说,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检验检疫法规,凡是那些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来的货,都是不能通关的,“但走私就可以。”
受走私冻肉冲击的还有国内的肉品供应企业。一位东莞养猪户告诉记者,“正规肉品根本没办法跟走私品正面对抗,他们成本低,肉质不见得比国内的差,自然会热销。”
“除此之外,未经检疫检验的外来冻品很有可能会给国内的养殖业增加疫情风险。”该养殖户坦言。
监管
执法成本高难度大
尽管执法部门每年都会在大罗塘查获一些走私冻肉,然而,说起冷冻食品产业,一些当地官员会称,其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物流市场、饮食娱乐、金融服务、物业出租、房地产等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不管论经济效益,还是论社会效益,对当地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一份公开资料显示,大罗塘冷冻食品市场的肉类冷冻食品进口总量占全国的70%,年交易金额超过300亿元。每年从这里流向全国各地的冷冻食品多达数十万吨。目前在番禺从事冷冻食品生产经营的供应商、代理商以及运输、冷冻、报关、批发零售、加工的企业约有500家,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大罗塘。在记者走访中,几乎所有批发商都声明不会给顾客提供任何发票。“所有涉及灰色交易的商家都是正品生意和走私生意两头吃。所以,一年走了多少货,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监管部门肯定是查不到的。”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
尽管执法部门每年都会在大罗塘查获一些走私冻肉,然而,说起冷冻食品产业,一些当地官员会称,其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物流市场、饮食娱乐、金融服务、物业出租、房地产等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不管论经济效益,还是论社会效益,对当地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一直以来,番禺大罗塘冷冻食品市场都是省、市、区打击走私工作的重点。仅去年,番禺打私办便组织开展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12次,检查冷库3528间次,查获涉嫌走私及来自疫区、腐烂变质的冷冻品共1676.9吨,销毁疫区、腐烂变质冷冻品55.6吨,查扣走私“红油”52.6吨,捣毁走私“红油”地下加工点3个。
然而,由于走私冻肉绝大多数都是由省外走私入境后流入广东的,源头监管难,因此走私肉品始终无法在市场中杜绝。
“打私更像是一场持久战。而信息的不对称,则加大了打私部门的执法成本和执法难度。”一位从事打私工作多年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所有涉足销售走私冻品的批发商,都是把同种类的正规货和走私货混搭起来销售的,“这些人长期混迹市场,对执法部门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跟打游击一样,一找到空隙就出手。”
有专家认为,面对走私冻品,所有利益相关方和监管方都应该有一种底线意识,“假使法律还不是底线,那么在法律的下面至少还有食品安全。”
一位从事冻品批发十多年的商人对记者说,走私冻品在市场存在多年,他从来没有听说有人因此吃坏了身体,“我自己也没少吃。”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蒋爱民认为,从常识来看,未经过检验检疫程序把关的食品,出现问题的概率肯定要比从正规渠道来的食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