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节后餐饮行业遭遇“用工荒”

phoebe| 2012-02-18 00:45:26
阅读()
副标题  
  (四)专家解读用工荒并非短期现象
  
  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北京和其他大城市一样,正在面临尴尬的“招工难”,通过记者采访这些企业可以看到,企业用工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那么,造成行业遭遇用工寒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究竟应该如何抵御这场寒流呢?
  
  有机构预测,2012年一季度我国用工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降20%,但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也在下降,用工缺口也将明显增大。不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都认为,用工荒并非短期现象。
  
  姚景源表示,用工荒、招工难的情况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而且问题可能更严峻。隆国强则说,短期来看是在供需结构上可以做一些改进,但是基本的大的格局你一定要看到,就是说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可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了,民工荒将会是一个长期状态。
  
  隆国强还认为,此次用工荒由珠三角、长三角,蔓延到农民工输出省以及北方地区,各种影响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因为我们经济发展带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2000年的时候,大专以上的高等院校招生的学生是108万,到2009年的时候,一年就招了680万人,那么这里面每年新进入劳动大军的大概是1400、1500万,这就意味着说,能够进入生产第一线去做蓝领工人的,从原来每年有1300万到1400万到新增劳动力,现在降到了700万或者800万,减少了将近一半。
  
  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截止2011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此外,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隆国强认为,正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近年来全国愈演愈烈的用工荒问题密不可分。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如果再进一步的增加需求,劳动力的价格就会上涨,也就是说在过去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的非农部门吸纳了好几亿的在原来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现在你到农村地区去看,可能大部分地方只剩下老人、小孩,适龄的劳动者,转移、待转移出去的是越来越少了。
  
  隆国强认为,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有数据显示,我国整体用工缺口已经达到20%以上,那么随着人口结构和工资成本变化,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姚景源说,一些沿海地区,面对用工荒、招工难,有些企业它就不能够开工,开工不足,显然企业没有工人,就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这样必定对企业,对整个经济会带来影响。也就是说,我想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那些过多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会关门倒闭,他们会遇到大的困难。第二个方面,这也会是推动结构调整的一个动力,用工难来了就一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优化结构,要用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来替代过去单单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发展的一个办法。
  
  隆国强也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劳动成本加速上涨的时期,所以这时候就是时不我待,结构升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当总量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时候,短期来看无非就是第一多买点机器,少雇点工人,减少需求。其次让那些本来不受欢迎,不愿意进入劳动大军的40岁以上的那些人,能让他们参与就业,就是增加供给和减少需求。那么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须看到有一些劳动密集的产业活动就不得不放弃了,我们就会要转向了一些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的产业活动,那么这些产业活动它和工人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否则你会发现,在劳动密集行产业中将丧失竞争力。
  
  今年“用工荒”的到来并没有超出人们的预期。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13年至2015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接近顶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将接近尾声,拐点即将到来也标志着“人口红利”的窗口正在逐渐关闭。
  
  从记者在全国四个经济发展地区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用工形势严峻,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用工荒”将从过去的“季节荒”变成一种用工常态。然而从现在的“人荒”难耐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因此规范用工制度,加快技术进步。期望“用工荒”在未来几年倒逼我国经济加速转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