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食品安全担心 纷纷转投洋品牌

xiaoke| 2012-01-18 09:57:10
阅读()

  屡屡曝出的食品质量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民众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也带来了一些畸形的消费理念,比如倾向“洋品牌”、对“特供”、“专供”的产品情有独钟等。

 

  国人对“洋品牌”的信任集中表现在奶粉行业,由于“三聚氰胺”和一系列国产乳制品的质量问题,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任,是许多中国消费者的一个普遍心理。

 

  近几年来,“洋品牌”奶粉也借机在中国大肆攻城略地,抢占了国内50%以上的奶粉市场,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虽然近两年来中国的乳业逐渐恢复了元气,但蒙牛毒奶的出现,再一次让中国乳业遭受打击,国人在香港和国外购置奶粉潮再起。

 

  一些企业也看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在国外设立工厂,打着“洋品牌”的名义,专门生产为中国消费者服务的奶粉,比如,不久前新华社还揭露了一家号称来自新西兰的“纽瑞滋”奶粉企业,打着专供中国人的旗号。经证实,“纽瑞滋”奶粉的确是在新西兰注册、生产并进口的,但是产品只针对中国市场。

 

  除了崇尚“洋品牌”,国内不少消费者对“专供”、“特供”的产品也情有独钟。

 

  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了保障关键部门的运作,对部分群体实行“特供”,以优先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特供”的物品和供应的对象都很特殊。“物品特殊”,即特供产品多是市面上买不到的。其次,就是供应的物品绝对安全,是高质量的。

 

  由于对许多食品质量不放心,这些“专供”、“特供”的产品,自然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但眼下,泛滥的“特供”产品一方面真假难辨,另一方面却有过度宣传和不正当竞争的嫌疑。目前市面上有一部分商品一直以“特供”的身份“欺骗”广大消费者。例如某品牌的牛奶就曾号称“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牛奶”。

 

  为打击“特供”,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年9月份,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白酒、葡萄酒等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大型超市等销售场所,不得出现“专(特)供××国家机关”、“××省(市)指定接待专用产品”、“军队特供”、“军需特供”等国家机关的名义及类似内容。日前,为进一步肃清市场,国家工商总局再次发出通知,杜绝发布含有违法违规内容的广告。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崇尚“洋品牌”还是青睐“专、特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食品质量的担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