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新国标是一种自我歧视?

xiaoke| 2011-11-26 09:45:53
阅读()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速冻食品中的存在量,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金葡菌由原来“不得检出”改为允许限量存在,舆论认为这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又一个倒退。卫生部24日回应说,金葡菌指标并未降低,新标准保证安全是第一,但还要考虑到国情和产业发展。

 

  原来“不得检出”,现在允许限量存在,标准明明是降低了。有关部门设想的安全是有前提的,即食品必须是“-18℃速冻、保存、运输”。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地方能保证在-18℃条件下保存和运输速冻食品?据报道,有的地方连疫苗都暴露在常温下,更不要说保存和运输速冻食品。既然不具备-18℃保存、运输的条件,则金葡菌就会爆发性繁殖,轻易突破10的5次方的产毒界限。

 

  去年我国出台生乳新国标,被业内人士斥为“全球最差”。而另一方面是出口的食品却安全高标准,就是说,低标准适用于内销、高标准适用于出口。安监总局说,我国出口食品抽检合格高达99.8%以上;而今年第三季度,内销食品抽检合格率仅为91.8%。国外的安全标准更高,中国食品抽检合格率也高;国内的安全标准很低,抽检合格率竟然也低。

 

  国外标准高,被我们称为“绿色壁垒”。但不断有食品、养殖企业成功突破“西方的绿色壁垒”。问题更在于,虽然国际标准很高,但我们的企业都能达标。能够达到高标准,政府却特许企业按低标准生产内销食品,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歧视。

 

  资料链接: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副秘书长王锡昌教授指出,金葡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当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由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际上是由于金葡菌肠毒素所致。37°C最适宜产生肠毒素,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但是金葡菌肠毒素在10°C以下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金葡菌在10°C~21.1°C下超过12小时才会产生毒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