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没有想象中可怕
新生命的到来,本应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但对于先心病患儿的家庭来说,孩子的疾患却像是遮住太阳的乌云。2007年,以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刘迎龙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首次开展了关于北京市户籍人口先心病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活产先心病患儿约占所有出生婴儿的6.7%。。这个数字的确令人揪心,但刘迎龙教授也同时希望通过本刊向先心病患儿家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小儿先心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它不但可以有效预防,而且绝大多数可以得到有效治愈。
“我们常说,对待疾病,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原则,对于先心病,同样如此。”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脏方面的异常呢?
刘迎龙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青紫型先心病和非青紫型先心病。
青紫型先心病的重症患儿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面部甚至全身皮肤发紫(即“紫绀”)、喘憋、气促、精神萎靡、不肯吃奶、反应低下,反复出现心功能衰竭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生存期通常难以超过一年;较轻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儿,初期“紫绀”不明显,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紫绀并逐渐加重,常常在口唇、指/趾甲床、耳垂及鼻尖等部位明显,并逐渐出现指/趾端膨大(即“杵状指/趾”);吃奶或哭闹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突然晕厥、抽搐;较大的孩子会说自己头痛、头晕,在行走或游戏时常常主动蹲下休息片刻。
非紫绀型先心病较轻的病例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仅在体检时会发现有心脏杂音;重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常有喂养困难、呕吐、营养不良、易疲劳、气急等情况,在哭闹时也可以出现“紫绀”;此外,患儿还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反复患感冒和肺炎,易咳嗽,并且容易合并心功能衰竭;随着病情进展,肺动脉压逐渐升高时则会出现较明显的“紫绀”。
刘迎龙教授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上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较简单的先心病经心电图、X光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如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则需要到心血管专科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