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小伙三次开胸 “换心”后截然不同

晓息| 2014-08-06 14:17:00
阅读()

七例换心,这次最难

 

换心犹如换了人,可能是错觉

 

小林的主刀医生是浙大一院的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行内人叫他“倪金刀”,他曾获奖众多——中国心胸外科临床领域最高奖“金刀奖”及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

 

昨日,倪一鸣教授告诉记者,在做过的7例换心手术中,这一次是最难的。

 

手术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小林在过去已经做过两次开胸手术了,所以第三次开胸换心,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由于之前手术造成小林的心脏有大量疤痕增生及组织粘连,从影像检查中,倪主任术前发现,小林的胸腔内“心肺不分”、“血肉不分”,“手术中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及心脏周边的大血管、肺及重要脏器。”倪一鸣说。

 

但还不能“慢功出细活”。因为换心手术必须与时间赛跑。“供体心脏离体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小时,否则心肌细胞会大量死亡。这就要求必须在4小时内顺利取出病心,植入供心。整个过程一共有5处大对接,每次吻合对接必须均一次完成,天衣无缝。”倪一鸣这番解释,让记者感觉到这场手术的艰巨了。

 

但是,这一切没有难倒“倪金刀”。

 

首先心脏的原主人是一位30多岁的男性,他在这一天脑死亡,他的心脏1个小时后送到杭州。

 

留给手术的最佳完成时间还有3小时。于是倪一鸣教授带队的手术团队上阵:心脏外科副主任马量教授、心血管中心副主任李任远、麻醉科主任祝胜美、徐建红等10余位医务人员,分工合作,整个手术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出血。

 

当新的心脏在小林的胸膛内活跃跳动的那一刻,倪一鸣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正好过去3小时零10分钟。一切都掐在最佳换心时间之内。

 

“我们有很多备案,比如大出血该怎么办、比如排异反应该怎么办,因为手术特别顺利,所以这些备案都没有用上。”倪一鸣告诉记者:手术顺利还不算真成功,小林术后转入综合ICU后,在浙一成熟的脏器移植术后治疗方案支持下,恢复平稳。小林术后十天左右,他就已经能够开始行走活动了。

 

那么病人“换心”之后,会改变性格吗?记者留意到,17年前,我省第一例换心人,病人与家属都曾反映“性情改变”。这会是换心人的普遍现象吗?

 

听了记者的猜想,倪主任笑道:“心脏不会产生意识,所以心脏移植,不会对人的情绪、思维、性格方面产生影响。”

 

不过倪主任认为,如果病人总想到自己换了颗别人的心,或许会受到心理暗示,而改变自己的某些意识;同时也因为换心之后,身体状况改善,原来不能做的事能做了,原来不得不慢慢做的事,现在很快能完成,有可能让外人看来,原来的慢性子,变成了急性子吧,让别人感觉病人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换心是否是心脏病治疗的最后之策?

 

倪一鸣教授说,不是。如果疾病到了终末期,像心脏移植这样的大手术也难以承受。什么时候做,有没有合适的供体,对病人的康复很关键。

 

目前很多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都在等待心脏移植,以彻底摆脱疾病。随着移植手术与抗排异技术不断进步与成熟,让多器官联合移植已成为可能。如果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尿毒症等情况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这时心脏移植有时候需要与肺移植、肾移植同时进行。

 

相关新闻推荐:55岁男子成我国“双换心”成功第一人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