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跟“小姐”喝过酒患恐艾症 成极端恐艾的案例

xiaoke| 2011-12-02 17:30:53
阅读()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南京有名40多岁的男士,就因跟“小姐”一起喝酒就怀疑自己感染艾滋,专家向记者介绍这是一个极端的恐艾案例。

  

 

  曹宁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曾经有个操扬州口音的男子,每天都打我们热线,而且每天都打好几次,持续了几年,直到今年的上半年还打呢!”这名恐艾男子同样引起了性病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葛凤琴女士的注意,她对记者说:“该男子之前曾经与一位‘小姐’有过抚摸等亲密接触,但并不算高危行为,之后他就开始了无休止的怀疑。”在联系性病控制中心之前,他先后去了十几家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求助问诊,每次检测,听到阴性结果后只是轻松几天,又开始各种怀疑。

 

  据两位医生介绍,每次电话除了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证明自己已经感染了,他还对生活中各种有关血液或皮肤接触的事件极度敏感。比如新闻上报扎针事件,他就不敢出门了,担心如果扎到他怎么办等等。

 

  葛主任说一般人想不到的生活细节在该男士这里都成了各种各样的怎么办,他天天想、反反复复地想,以至于生活完全被恐慌占据,后来他又央求一朋友不断打电话代他咨询类似问题。葛主任只有建议他朋友带他到精神病院去治疗,“恐艾在这位男子身上已经成为严重的强迫症了。”

 

  据葛主任介绍,性病控制中心于1997年开通了全国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曾经对求助热线做过学术分析,“当时统计了5000多份电话,其中超过半数都是无艾而恐艾的情况”。

 

  他们与艾滋患者“亲密接触”

 

  在生活中,有些医生长期与艾滋病人打交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艾滋病人不可怕,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他们一些关爱。

 

  南京市玄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唐弘就是这样的人,她从2006年开始接手此工作之后,已经接触了不少艾滋病人以及恐艾症患者。她告诉记者:“与艾滋病人的接触,开始总能感觉到他们的谨慎和敏感,所以就要用一种接纳的心态来面对他们,握手、坐下来进行交谈,解答疑问,消除隔阂等。”

 

  另外一位医生也可以鲜活的展现此论证。作为防治艾滋病的专家,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南医院主任医师桂希恩,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人打交道,多年来其接触的艾滋病人已过万人,是我国接触艾滋病病人最多的人。

 

  他曾经将艾滋病病人接到家中共同生活了5天,在给艾滋病病人抽血时,曾被带有艾滋病病人血液的针头扎破过手指。他会经常把自己做的艾滋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公开,表明未发生艾滋病感染,同时也让关注桂教授身体的人放心。

 

  微微健康网温馨提示:

 

  恐艾症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性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