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穿鞋吗?鞋底过平伤大脑
大部分女性对于穿高跟鞋的感受是:难受、疲惫,于是平底鞋自然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好选择。平底鞋穿起来确实能给人舒服感,但是,专家称鞋底过平走路易震到大脑,建议鞋跟最好在3~5厘米。震到大脑?是不是夸张化了?一起来了解事实真相吧。
关节外科专家建议四至六双鞋交替穿,高跟鞋的鞋跟最好在3~5厘米。
白领张小姐用近半个月的薪水买了一双美美的高跟鞋,鞋跟近10厘米高,尽管穿起来的感觉不是太好受,但胜在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第二天,她换了一双平底鞋,想放松放松双腿,没想到一样很难受。“我们建议不要每天穿同一双鞋,甚至像一些男性一样一双鞋连续穿到坏。但像张小姐这样,从10厘米高跟到平底鞋,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专家介绍,从足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力学的角度,高跟鞋的鞋跟最好在3~5厘米,而完全平底的鞋也并非是最理想的选择,最好稍微有2厘米的鞋跟。
高跟鞋:不要同一双天天穿
穿着高跟鞋时,为了不摔倒,人的重心会往前移,而腰、臀部的肌肉都要努力配合协调以平衡身体。医生说:“从足踝外科的角度说,鞋跟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5厘米,但现在不少鞋子设计的鞋跟都超过10厘米甚至更多,有的鞋穿上去后,脚都接近立起来了,穿两小时可能要两天才能缓过来。高跟鞋过高、穿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拇趾外翻、跖骨头痛等。女生过早穿高跟鞋,还可能导致足弓内翻。”男性的内增高鞋也不能无限度地高,但因为内增高鞋通常鞋帮较高可以护着脚踝,稳定性比女性的高跟鞋稍好。
医生说,高跟鞋是足踝外科医生最不主张穿的鞋类,理论上来说高跟鞋鞋跟以3~5厘米为宜,“超高的高跟鞋并非完全不能穿,但一要注意安全,二是不要天天穿。其实最好是分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鞋。以女性来说,条件允许的话,每人最好有4至6双鞋,两双高跟皮鞋、两双凉鞋再加上运动休闲鞋,每天交替着穿。”
松糕鞋:足弓丧失减震、缓冲作用
专家说,松糕鞋是另一种足踝外科医生不主张穿的鞋。松高鞋的底平且高,人“踩”上去后会重心不稳,而足弓本来具备的减震、缓冲作用,也因为“不接地气”而丧失了作用。松糕鞋15世纪时起源于欧洲,但后来因为意外频生,1670年英国国会颁令禁止穿着,所以穿松糕鞋最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假如要走较多上下坡路或遇上下雨天,最好就不要穿了。
平底鞋:易引起跟痛症
彻底平的鞋底也并非最理想的选择。专家介绍,穿着平底鞋时,人的重量完全落在了脚跟,走路时有可能因为失去减震作用而震荡到大脑,此外还容易出现跟痛症、跖筋膜炎。2厘米的鞋跟是比较理想的高度。
老人鞋:最好加副鞋垫
“有不少老人觉得软的鞋底穿起来舒服。但如果太软,穿上去脚就像直接在地上走路一样,没有了对足跟的缓冲,而太硬的话又无法发挥足够的作用。”刘永轶介绍,老人的鞋也应该稍稍有一点跟,1.5厘米到两厘米为宜,鞋底软硬适中,同时最好增加一副鞋垫,一是防出汗、脚气,二是防止脚磨损。
人字拖:严重拇趾外翻不宜穿
专家表示,人字拖鞋底平,脚举步时前脚掌抓地、带动鞋起来的动作不好完成,容易使足部疲劳。不过,对轻度拇趾外翻的患者,穿人字拖有一定的矫正作用,但严重外翻者则不宜穿。
童鞋:最多别大过一个码
小孩子双脚不断长大,有的家长担心买回来的新鞋穿不久就又小了,给孩子买鞋时往往喜欢买大一些。“给孩子买鞋的钱千万不能省。”刘永轶介绍,孩子脚上的鞋过小会影响脚趾发育,但也不要为了给孩子双脚创造宽松环境或为了能少买几双鞋就一味给孩子买大鞋,“孩子都好动,如果鞋子太松,脚在鞋里活动度大,一样容易出问题。一般来说,给孩子买鞋,鞋的尺寸比孩子的脚大不要超过一个号。”
女性健康频道小编提示:看来穿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同年龄层穿鞋与不同性质的鞋都很有讲究。脚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力与动力,保护脚最好的办法就是穿适合自己脚的鞋,否则,我们的脚会很受伤。所以,女性要特别注意,不要为了一时的舒服而穿鞋底过平的鞋,这样会容易伤到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