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老年人小心三大“视力杀手”

程程| 2015-05-20 16:36:00
阅读()

 

老年人视力第一杀手: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到了一定年龄以后,眼内的透明晶状体变混浊而影响视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沙翔垠介绍,其引起原因多样:年龄增长带来的功能减退、紫外线照射、内分泌紊乱(如糖尿病)、屈光不正(如近视)和家庭遗传。老年人出现视物模糊且瞳孔灰暗或白色、视物重影、近视或老视度数降低这些现象其中一个,就应考虑白内障的可能,要到医院的眼科进行专业检查,从而判断是否患有白内障及其程度。

 

“目前尚未有治愈白内障的药物。”沙翔垠说,“白内障到了明显影响视力时一定要手术,不用等到‘熟’了才做手术治疗。”他建议,当白内障致视力下降到低于0.3时即可考虑手术。若拖延不做手术,会因为白内障膨胀,继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引起头痛、眼痛。而且过熟的白内障还会诱发眼内发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同时白内障成熟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也明显增加。

 

现代医学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安全有效。如果不存在眼底病变,多数患者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都可以恢复理想的视力。白内障手术后不会复发,但有少数患者在手术后可出现后囊膜混浊,即称为后发障,影响视力时可在门诊激光治疗即可,但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后发障的发生率已明显减少。

 

生活中可以这样预防白内障:

 

1.饮食起居要规律,营养要全面,注意劳逸结合,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这些嗜好可增加晶状体混浊的危险。

 

2.及时治疗能促使白内障发生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另外,应避免紫外线对眼睛强烈和长时间的照射。

 

容易被混淆的视力杀手:老年性黄斑变性

 

沙翔垠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从疾病的名字就可看出,老年性黄斑病变是一种中老年人的疾病,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老年性黄斑变性不会引起疼痛。一些老年人患此病看不清东西后,首先以为都是白内障所致。实际上,黄斑变性与白内障是很好区别的,白内障看东西时整个都是模糊的,黄斑变性看东西时则是物体扭曲变形,物体的四周清楚、中间模糊,通过医生行眼底检查即可确诊。

 

老年性黄斑病变有哪些症状?干性AMD初期视物昏朦,如有轻纱薄雾遮挡。随着病情发展,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前出现固定暗影,视物变形。湿性AMD早期与干性相似,如出现黄斑出血,则该眼视力骤降,眼前暗影遮挡,甚至仅能分辩明暗。

 

如何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沙翔垠介绍,最重要的是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目前AMD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

 

他提醒,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还要注意控制血压,最好是控制在140mmHg/90mmHg以下,还要定期检查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9-6.1mmol/L。日常生活中应禁止吸烟,尽量少饮酒。少食高脂质食物,如动物内脏,减少患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进食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可预防和延缓黄斑病变,研究指出,每天大量吃这些食物的人,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概率可减少43%。

 

相关新闻阅读:视力下降快 警惕青光眼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