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庭医生或实行“三方付费”
昨天,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代会审议中,一些代表建议将家庭医生纳入医保范畴。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现在正在进行新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索,目前考虑三方付费机制:公共卫生方面财政解决;基本医疗服务医保报销;一些个性化的特殊服务个人适当缴纳一定的费用。
医疗保险
康复护理保险破解“压床”
去年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1000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860元和900元,远高于国家要求“到2015年政府补助达到人均360元”的医改任务。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额在此基础上增加200元,达到1200元,全国领先。韩晓芳还介绍,今年将探索建立康复护理保险制度。
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钟东波曾表示,北京的康复护理是医疗体系的短板,根据规划,本市每千人口要达到0.5张康复或者护理床位,即全市1.1万张床位,但目前全市仅有康复护理床位2400张。钟东波表示,康复护理床位短缺,导致很多老年人使用医保住在医院中,出现“压床”现象,“如果康复护理保险不发展起来,很多人就会假扮常规医疗保险,以便获得报销。这样对医保不合算,对病人也不合算”。
医疗价格
降药价虚火破除以药补医
韩晓芳介绍,北京目前实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是1999年制订的,由于价格长期没有调整,已不能客观反映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也存在一些药品、检查、化验环节价格虚高的情况。她表示,涉及医务人员技术劳动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将合理提高,并对部分虚高的价格标准进行降低。“目前药价收入在医疗服务收入中占比较大,而我们就是要破除以药补医。”韩晓芳表示,未来将引导医务人员靠科学有效的服务获得收入,解决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情况,减轻市民的医疗负担。
基层用药
社区有望配齐多种类药物
韩晓芳表示,分级诊疗今年将作为医改重要内容。她指出,公众反映看病难就是因为大医院人满为患。目前改革最大的难点是公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不信任,破解之道在于强基层。她透露,今年将进行系列改革。医生方面,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破解医护人员在基层挣钱少、中高职称比例小的问题,让优秀的医疗资源流动,允许开办私人诊所;药品制度方面,今年将进行大的调整。韩晓芳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基层用药目录,常见病、慢病、多发病、小伤小病以及康复类药物都要下到基层;另外,还将逐步设置更多定点规范药店,让老百姓在医疗机构开出药后,在药店能够拿到药。
医养结合
家庭医生或实行三方付费
人代会审议中,一些代表建议将家庭医生纳入医保范畴。对此,昨天韩晓芳表示,除了该在基层使用的药品全部配给基层外,还将解决让老年人在基层用药更便利的问题。韩晓芳提到,现在正在进行新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索,目前考虑三方付费机制:公共卫生方面财政解决;基本医疗服务医保报销;一些个性化的特殊服务,通过医疗服务包的服务模式,个人适当缴纳一定的费用比例,服务项目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其他举措
年内建10个区域医疗中心
韩晓芳表示,今年将加快区域医联体建设,基本建成郊区县10个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总投资45.8亿,目前大部分已经陆续建成。建成后,远郊区县百姓的医疗环境、服务能力将有大幅改善”。
韩晓芳还表示,公立医院特需门诊市场将逐步让渡给社会办医,“现在公立医院特需比例基本在10%以内,今后比例不会增加,只会减少”。
韩晓芳介绍,2015年将继续深化医保付费制度改革,重点研究解决超支、结余两极分化问题,形成多种付费方式互为补充的复合型医疗保险付费体系。例如在基层门诊,可能也会探索按人头付费的方式。
>>相关新闻
昨天,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围绕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教委委员李奕就近期教育热点进行了回应。
雾霾天停课不会一刀切
针对近日市人大代表提出雾霾天宜分流学生的建议,市教委委员李奕表示:“没什么比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从各级领导到家长,都要把孩子健康放在第一位。雾霾是近年一个困扰教育界的问题。按照北京市的总体部署,市教委已对应急管理机制和校长的职责进行了确认,修订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中已提出,为保障师生健康,遇到空气重污染时,各校可自行安排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应急应对措施。不过考虑到北京的实际情况,如山区、平原地区差异大,基础教育中小学状态也有差异,走读的和寄宿的差异,以及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应急处置不能一刀切。”
李奕还指出,目前北京正在推进的居住证制度对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工作基础,在学生就读身份和权利的认定当中,居住证将起到基础性作用。
暂无高校外迁具体计划
针对京津冀共建大学新区,以及首都高校外迁计划如何安排的问题,李奕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要认真对接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三地一盘棋’的思想,推进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李奕表示,市教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立足首都教育实际,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到针对教育资源配置,还需要三地紧密配合共同研究。目前,北京市没有明确的大、中、小学外迁具体计划。不过根据政府报告中“促进经济及区域教育合作和人员交流,探索共建大学新区、研发新区和职教园区”的要求,有关部门会在总体部署中进行细化和进一步研究。
相关新闻推荐:深圳家庭医生服务将用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