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是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
气温忽热忽冷,很多医院输液室又变成了“吊瓶森林”。
由于利益驱使或者是认识不足,在我国“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记者请教了多位医生和专家后得知,输液确实是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但是“输液等于慢性自杀”也属妖魔化说法。因为输液风险高,浙江一些大型医院执行“门诊不输液”的方式已经多年。在浙医二院,仅仅“门诊不输液”,每年节省医疗成本达600多万。
输液确实是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
这两天气温忽热忽冷,包括省儿保在内的很多医院输液室又变成了“吊瓶森林”。而最近一篇《输液=自杀》的传言在朋友圈疯传,传言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本期健康求真相,记者请教了多位药房医师、门诊医生、药企负责人后得知,输液确实是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但是“输液等于慢性自杀”是妖魔化说法。
输液里有玻璃及橡胶微粒?
微粒真的有但有严格限制
原文: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微米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微米,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有传言,“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上会有很多玻璃渣”。
记者调查发现,输液中有大量颗粒是真的,不同药品生产厂家的工艺不同,颗粒大小也不一样。不过颗粒数量是有严格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要求,大容量注射剂每毫升大于10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个,大于25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个。
一般在输液管距离针头20厘米的地方都设有滤膜。一次性输液器滤网孔径一般为20微米,能够可靠滤去80%以上的微粒,因此不可能会有“玻璃渣”、“塑料渣”残留。传言所说的“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上会有很多玻璃渣”的说法是夸大其词的。
而未能被过滤掉的杂质如果通过输液进入人体,较大的微粒不仅会阻塞血管或刺激凝血机制形成血栓,还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滤过机制,又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的确会在人体内长期存留。”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良忠博士介绍说。
这些年输液外包装从玻璃瓶到塑料瓶,再到现在的软袋,不仅仅是为了减轻重量、抗摔碎,减少污染和微粒也是目的。
玻璃瓶输液的原理是形成空气回路药液才能滴出,这样空气中少量的微粒、细菌会通过回路进入药液,造成污染。而且,以前玻璃瓶的天然胶塞都有穿刺口残渣掉落的问题。而软袋输液可以依靠自身张力压迫药液滴出,不用形成空气回路,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几率。
但相比较玻璃瓶,塑料制品化学稳定性较差,有可能会与药品产生反应。“只能说是两权其害取其轻。”浙江某药企负责人解释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师吴晓荷和赵梦丹对此做过专门研究,结论认为,输液中添加的药品种类越多,微粒污染越严重。而且,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比聚氯乙烯输液袋更易产生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