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厕所日出炉 倡导清洁卫生的环境

bobo| 2013-08-05 11:55:37
阅读()

 

 

扩展阅读:厕所的历史

 

自人类有“屎”以来,出于羞耻之心和日常卫生,厕所几乎可算是和文明同时起步。关于厕所,中国古代倒有几个有趣的典故。

 

春秋时晋景公贵体有恙,就请巫师来占卜。这位巫师非常敬业,直接把不祥结果说了出来:“主公得病,恐怕吃不到今年的新麦了。”臣子们大怒,要治他的罪,晋景公挥挥手说:“我若能吃到新麦,再治你的死罪。”晋景公的病越来越重,一直拖到夏天。地方上有人献上当年的新麦,晋景公就把巫师召来,指着麦粥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不是新麦吗?”可怜的巫师被推出去斩首。景公端起麦粥刚要吃,突然感觉到腹部膨胀,急急忙忙地跑去如厕,竟一不小心跌入厕所,陷入粪池溺死——当年的新麦到底是没吃上。《左传》记载这件事仅仅用了8个字,“将食,张,如厕,陷而卒”,行文之简洁真是让人惊叹!可见那时的厕所和现在农家厕所无异,也是挖坑填集,如果这位老兄使用的是马桶夜壶,大概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

 

关于如厕,汉武帝刘彻也有个典故。汉武帝十分亲幸大将军卫青,达到什么程度呢?皇帝如厕,大将军有事启奏,直接把他召到厕所里办公。这个古今独步的“办公室”味道如何,后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将军卫青心里必是美滋滋的——能在皇帝如厕时办公,那可不是一般的宠幸。

 

由于“未被肠胃吸收的食物残渣”是不净之物,老百姓一般挖抗堆积处理,富贵官家使用夜壶马桶,文献典籍一直在尽力回避,都是使用“出恭”“净手”“更衣”此类的词。顺便说一下,马桶这个名词早在古代就出现了。据说汉朝名将李广射死了一只猛虎,让人模仿虎形铸造了一个铜质溺具,后世也把夜壶溺器称作“虎子”。到唐朝时,皇帝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于是下令将“虎子”这个大不敬的名称改为“兽子”或“马子”,或来改成“马桶”。别看现在马桶是舶来品,名称却是地道的“国货”。

 

那么西方是怎么样的呢?情况一样不妙!

 

中世纪欧洲富贵家庭,会专门弄一个单独房间,叫做“衣柜”,里面存放着“好东西”,储蓄定量就拉到护城河上,“哗啦”一倒了事。可以想象,那时的泰晤士河、莱茵河、塞纳河简直说得上臭气熏天。街道也糟糕得要命,穷人家没那么费事儿,敞开窗户喊一嗓子:“嘿,小心咯……”,“哗啦”又一下直接倒在街上。欧洲阴雨天气比较多,蚊虫孳生,霍乱流行——过日子呗,吃喝完了总得拉吧,不然怎么处理呢?时代限制了人们的眼光,人们竟然习以为常。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古代欧洲霍乱、鼠疫和其他瘟疫频繁,和糟糕的日常卫生有很大的关系。

 

残酷的现实逼迫着优秀的人们寻求进步。1596年,英国伟大的约翰·哈林顿爵士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抽水马桶,后世亦不断地改进,直至马桶发展到:按一下扳手,急水窜出来把屎尿通通卷走,把马桶冲洗干净,干净的水涌上来把臭气盖住。这样的发明简直是太美妙了。

 

马桶改进的同时,排水管道系统也紧跟前进。1858年,伦敦市政当局下决心解决伦敦常年恶臭的积弊,聘请天才的工程师约瑟夫·巴泽尔杰特主持设计。巴特尔杰特殚精竭虑,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排水和防漏系统,彻底解决伦敦恶臭问题,瘟疫在伦敦也就此绝迹。巴特尔杰因此被称作为“保护人类免受瘟疫之厄的工程师”。

 

马桶和管道排泄系统被公认为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其意义简直可以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二者的出现,一举解决了“吃喝拉撒”中最让人难堪的问题。中国最早接受这套东西的城市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但一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抽水马桶的普及,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光芒照耀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